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北新闻网民俗文化
祁连非遗(二)
来源:海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27 10:13:39
编辑:李启阳

  祁

  龙头琴弹唱

  ©祁连文旅局

  “是雪山给了我强壮的筋骨/是祖先给了我能歌善舞的才华/是草原给了我宽广无比的胸怀/是父母给了我优美动听的歌喉/是民族给了我取之不尽的乐章……”

  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的阿里地区,龙头琴现已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伴奏乐器。

  作为藏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龙头琴弹唱曲调优美,婉转动人,其弹唱表演有单档、双档、多档。男女对唱、马背弹唱、组合弹唱、百人千人弹唱等多种形式。主要曲目有《桑达老》《邦金梅朵》等。

  ©祁连文旅局

  龙头琴弹唱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听着龙头琴弹奏,在草原上踏着琴声翩翩起舞,画面美轮美奂,充满了藏族风情。

祁连藏族射箭

  ©祁连文旅局

  在中国最魅力的草原--祁连山草原,有项运动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祁连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传承群体是扎麻什乡、默勒镇等乡镇,它就是祁连藏族射箭。 

  祁连民族射箭比赛活动有着一套成熟的习惯:“烧箭茶”——“请矢箭”——“制箭靶”——“入场式”。

  “烧箭茶”。祁连民族射箭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扎麻什乡郭米村等村庄举行具有当地传统风俗、民族习俗的射箭启动仪式。在仪式上,组织本村全体射箭队员和射箭爱好者带上餐具及饮食用品,搭灶烧茶做饭,同时背上弓箭、带上柏香、煨起桑烟、祈祷祝愿。

  “请矢箭”。本村箭头儿或箭头的请箭者指派,手持哈达或羊毛缠绕的两枝箭,也有带上两瓶酒去对方村箭头家中请箭。对方若统一邀请,则将请箭者的酒或箭留下来,并协商双方比赛的人数、具体日期等。 

  ©祁连文旅局

  “制箭靶”。箭靶标准高为80公分,宽为70公分,圆靶,靶面必须与地面垂直,箭靶的中心柱放置在十环中心。

  入场式” 当客方箭手们在箭头的带领下,在规定的日期,来到主方箭队村界口时,老人们下马,队员们排围成圈子集体同声,连吼三声,告知主方队员他们已到来了。主方队员这时也要连吼三声,表示知道了欢迎进场。 

  祁连藏族射箭运动彰显了草原儿女的特有才华和豪情风采,传承了勇敢无畏的草原精神。

推荐阅读
夏吾杰会见作家龙仁青
州政府党组会、常务会召开 张胜源主持
州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度第一次会议暨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州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夏吾杰主持并讲话
24H热点
第一届青海省旅游发展大会暨青海湖高水平生态保护...
考生们,来了解投档录取相关知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
【海北故事我来讲】感受门源民族文化回族“宴席曲”
海北州消防救援局挂牌成立
【红色研学】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街道党工委在西...
【一起去看环湖赛】第二十三届环湖赛吸引13个国家2...
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新政策来了
【记者走基层】祁连:援建释放“头雁效应”,助力...
2024年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安排
视听海北
保护工作有助于稀有鱼类在中国最大的湖泊中蓬勃发展
保护工作有助于稀有...
青海海晏 以植树护绿推进治沙防沙
青海海晏 以植树护绿...
青海海晏 荒漠猫的温馨“亲了时刻”
青海海晏 荒漠猫的温...
【央媒看海北】青海 湟鱼洄游水鸟云集 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央媒看海北】青海 ...
【央媒看海北】青海 探秘泉吉河 湟鱼洄游路上的新变化
【央媒看海北】青海 ...
【央媒看海北】青海 上游来水丰沛 湟鱼洄游困难重重
【央媒看海北】青海 ...
她的人生第一座雪山 岗什卡雪峰
她的人生第一座雪山 ...
鸬鹚“晒恩爱”、斑头雁“护娃”、棕头鸥“偷感强”
鸬鹚“晒恩爱”、斑...
主办:中共海北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海北新闻网由中共海北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海北州委宣传部负责。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90003 青ICP备08000131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祁连非遗(二)

海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2024-06-27 10:13
海北新闻发布门户网站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祁连非遗(二)

海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2024-06-27 10:13
海北新闻发布门户网站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北新闻网民俗文化

祁连非遗(二)

  • 来源:海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 发布时间:2024-06-27
  • 编辑:李启阳

  祁

  龙头琴弹唱

  ©祁连文旅局

  “是雪山给了我强壮的筋骨/是祖先给了我能歌善舞的才华/是草原给了我宽广无比的胸怀/是父母给了我优美动听的歌喉/是民族给了我取之不尽的乐章……”

  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的阿里地区,龙头琴现已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伴奏乐器。

  作为藏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龙头琴弹唱曲调优美,婉转动人,其弹唱表演有单档、双档、多档。男女对唱、马背弹唱、组合弹唱、百人千人弹唱等多种形式。主要曲目有《桑达老》《邦金梅朵》等。

  ©祁连文旅局

  龙头琴弹唱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听着龙头琴弹奏,在草原上踏着琴声翩翩起舞,画面美轮美奂,充满了藏族风情。

祁连藏族射箭

  ©祁连文旅局

  在中国最魅力的草原--祁连山草原,有项运动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祁连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传承群体是扎麻什乡、默勒镇等乡镇,它就是祁连藏族射箭。 

  祁连民族射箭比赛活动有着一套成熟的习惯:“烧箭茶”——“请矢箭”——“制箭靶”——“入场式”。

  “烧箭茶”。祁连民族射箭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扎麻什乡郭米村等村庄举行具有当地传统风俗、民族习俗的射箭启动仪式。在仪式上,组织本村全体射箭队员和射箭爱好者带上餐具及饮食用品,搭灶烧茶做饭,同时背上弓箭、带上柏香、煨起桑烟、祈祷祝愿。

  “请矢箭”。本村箭头儿或箭头的请箭者指派,手持哈达或羊毛缠绕的两枝箭,也有带上两瓶酒去对方村箭头家中请箭。对方若统一邀请,则将请箭者的酒或箭留下来,并协商双方比赛的人数、具体日期等。 

  ©祁连文旅局

  “制箭靶”。箭靶标准高为80公分,宽为70公分,圆靶,靶面必须与地面垂直,箭靶的中心柱放置在十环中心。

  入场式” 当客方箭手们在箭头的带领下,在规定的日期,来到主方箭队村界口时,老人们下马,队员们排围成圈子集体同声,连吼三声,告知主方队员他们已到来了。主方队员这时也要连吼三声,表示知道了欢迎进场。 

  祁连藏族射箭运动彰显了草原儿女的特有才华和豪情风采,传承了勇敢无畏的草原精神。

主办:中共海北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08000131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