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非遗
龙头琴弹唱
©祁连文旅局
“是雪山给了我强壮的筋骨/是祖先给了我能歌善舞的才华/是草原给了我宽广无比的胸怀/是父母给了我优美动听的歌喉/是民族给了我取之不尽的乐章……”
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的阿里地区,龙头琴现已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伴奏乐器。
作为藏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龙头琴弹唱曲调优美,婉转动人,其弹唱表演有单档、双档、多档。男女对唱、马背弹唱、组合弹唱、百人千人弹唱等多种形式。主要曲目有《桑达老》《邦金梅朵》等。
©祁连文旅局
龙头琴弹唱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听着龙头琴弹奏,在草原上踏着琴声翩翩起舞,画面美轮美奂,充满了藏族风情。
祁连非遗
祁连藏族射箭
©祁连文旅局
在中国最魅力的草原--祁连山草原,有项运动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祁连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传承群体是扎麻什乡、默勒镇等乡镇,它就是祁连藏族射箭。
祁连民族射箭比赛活动有着一套成熟的习惯:“烧箭茶”——“请矢箭”——“制箭靶”——“入场式”。
“烧箭茶”。祁连民族射箭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扎麻什乡郭米村等村庄举行具有当地传统风俗、民族习俗的射箭启动仪式。在仪式上,组织本村全体射箭队员和射箭爱好者带上餐具及饮食用品,搭灶烧茶做饭,同时背上弓箭、带上柏香、煨起桑烟、祈祷祝愿。
“请矢箭”。本村箭头儿或箭头的请箭者指派,手持哈达或羊毛缠绕的两枝箭,也有带上两瓶酒去对方村箭头家中请箭。对方若统一邀请,则将请箭者的酒或箭留下来,并协商双方比赛的人数、具体日期等。
©祁连文旅局
“制箭靶”。箭靶标准高为80公分,宽为70公分,圆靶,靶面必须与地面垂直,箭靶的中心柱放置在十环中心。
入场式” 当客方箭手们在箭头的带领下,在规定的日期,来到主方箭队村界口时,老人们下马,队员们排围成圈子集体同声,连吼三声,告知主方队员他们已到来了。主方队员这时也要连吼三声,表示知道了欢迎进场。
祁连藏族射箭运动彰显了草原儿女的特有才华和豪情风采,传承了勇敢无畏的草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