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海北州抓实基层党员主题教育“不流失、不掉队” |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11-16 17:05:16 |
编辑:李启阳 |
|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北州坚持将流动党员、老党员、“三新”领域党员纳入主题教育“大棋局”,结合农牧区“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的特点,精准聚焦,创新举措,对症下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努力实现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不漏学”“全覆盖”,让主题教育走深更走实。
为全面掌握“三新”领域党员、流动党员情况,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对接联系,对全州679个党支部10377名党员进行排查全覆盖,动态完善党员在册台账,梳理更新确定流动党员576人,“三新”群体党员619人,做到流动对象、流出时间、流出地点、流动报到“四清楚”。门源县积极探索抓底数、抓组织、抓学习、抓难题的“四抓”方式,通过建立“一点两员”机制,明确各点联络员、选聘监督员,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点129处,对全县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进行“拉网式”排查;祁连县通过“1+6+N”工作清单(1个总体方案、6个领域工作方案、N个党组织工作计划),建立主题教育基层联系制度,选聘7名主题教育监督员成立3个服务指导组,落实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工作机制和党组织书记常态化联系机制等方式,引领基层党组织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刚察县“线上”依托“数字智慧党建”平台,做到“精准摸排、动态管理”,建立分类管理台账,“线下”以电话摸排、微信联系、走访慰问、致流动党员一封信等方式,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动态;海晏县指定专人“点对点”结对联系、安排各党支部“专人专管”,抓实流动党员主题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各基层党组织聚焦主题教育3+X理论学习主线,结合农牧区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方式畅通理论学习途径。线上活用“互联网+”送学,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微信群,“微信送学”14675次、电话提醒1420次,打造“掌上课堂”“云端课堂”;线下针对年老体弱党员,通过邮寄三种主题教育必读书目,积极采取“上门送学”“到家帮学”形式,把学习搬到党员“家门口”,全州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课1047次,进行“面对面”帮学,以“双线并进”真正做到流动党员主题教育“不断线”。祁连县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牧区党员,组织双语党员干部把课堂搬到草原上,开设“草地课堂”“马背课堂”,把“大道理”分成“小课题”,用通俗易懂的乡语土话推动理论学习;刚察县针对“两新”组织党员,依托“爱心服务站”“户外劳动者驿站”、生产车间等场地,利用早会、班前会等零碎时间,开设“微课堂”,确保理论教育与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两不误”;门源县针对流动党员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通过“数字党建”APP、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融媒官方视频号常态化推送“每日一推”“理论直播”“每日金句”等学习内容,引导流动党员线上谈体会、谈认识、交流学习心得,全面提升流动党员学习参与度和灵活度。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引导新兴领域和流动党员亮身份、践承诺。至目前,累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686次,承诺践诺活动1195次,认领“微心愿”1928个,不断将主题教育工作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刚察县积极引导新兴领域和在外流动党员争做家乡发展“推介员”、本职岗位“示范员”、联系群众“服务员”,争做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流动型“自媒体”,积极推介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以良好形象为家乡增光,为刚察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海晏县深化“双报到”工作机制,通过“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形式,积极开展承诺践诺和“微心愿”兑换活动,引导“三新”党员、流动党员在基层一线主动亮身份,引导流动党员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组织意识,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在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中践承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