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专题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海晏:扎实为民办实事 学史力行促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4-14 09:20:00
编辑: 潘定措

“帮村民王虎荣的儿子联系北京天坛医院前去就医;邀请县电力局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检修群众线路,宣传用电安全知识;帮群众联系协调购买种子及有机肥;调解民事纠纷2起;针对村民杨发兴患有高血压、肺心病,务不了工,专门走访调查,正在帮他申请低保;协调乡物业服务队进村平整和填埋村庄陈旧垃圾和平整村集体产业园区场地……”当下正值一号文件精神宣讲热潮迭起之时,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打破了以往的宣讲模式,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宣讲工作结合起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总结经验、观照现实,着重解决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东达村党支部书记牛生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捧着党史学习材料,边勾划重点边记录感悟,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他说,我们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涉及到的“住房”“养老”“三农”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和政策列入宣讲提纲,将“文件语变成“百姓语,从“讲什么听什么”转变为“需要什么讲什么”,不走形式,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用心用情用力,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教育引导乡亲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近日,记者跟随东达村一号文件宣讲组成员到村民汪贵荣家。

“尕贵儿,媳妇回来后心情是不是好很多了?”

“媳妇回来后家真正有个家样了。”

51岁的汪贵荣家里有5口人,是村里的低保兜底户。十多年前,汪贵荣娶妻后不久,丢下老俩口、妻子和一个不懂事的儿子外出闯荡,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妻子也因此回了娘家,再也没回来,剩下老两口带着一个小孙子相依为命。

2019年,汪贵荣在外闯荡找不到出路然后回到家乡,但是没有资金、没有发展思路,依旧困难重重。

村“两委”班子找到汪贵荣,想方设法为他谋出路。先是让汪贵荣在牛书记的专业养殖合作社打工,家里的24亩地也托管到村种植合作社得到年底分红,加上低保金、俩老汉的高龄补贴,他家年收入有45000多元,经济条件渐渐改善。

“媳妇回来孩子有了妈妈,老汉总算把心放下了,你整个人看起来也有精气神了,现在就要好好发展生产,‘530’贷款我们帮你申请,妻子的残疾证我们帮你协调着办,你就一门心思搞养殖。”宣讲组成员为汪贵荣一家出点子、想法子。

宣讲成员进农户、入棚圈,为大家送政策、鼓干劲。村民王德善高兴地说:“党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尤其是一号文件中提到的惠农政策看得见、摸得着,为农村发展创造了好条件,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紧紧跟着党走,我也经常教育娃娃们,党的恩情要牢记在心,如果没有党的关怀,我们哪能有今天这么好的生活。”

海晏县农牧局副局长松龙年介绍,全县各宣传工作组在吃深吃透吃准政策内容的基础上,聚焦“八个讲清楚、讲准确”,确保让老百姓在政策上“解渴”、在思想上“解惑”,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掌握实情,对易返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掌握群众在种植、养殖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及时进行协调解决,确保春耕工作顺利进行,协助村“两委”明确发展方向,积极争取申报一批增收项目等,持续深入开展宣讲活动。坚持以上率下,准确把握宣讲内容,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落实到发展生产和解决突出问题的实际需求中去。

据了解,海晏县按照“讲好政策、做好服务、办好实事”的要求,把干部下乡活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结合党史教育和县委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四个服务”活动要求,在基层一线找准难点和关键点,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问题解决好,进一步提升干部下乡活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为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党史教育会、主题党日活动、入户宣讲等形式,结合“四个服务”要求,建立了“四张清单”办实事制度,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切实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海北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海北新闻网由中共海北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海北州委宣传部负责。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19000163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