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新闻
家门口的“小纪委”成为群众权益的“代言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6-01 11:04:14
编辑: 潘定措

       “现在,‘监评会’隔三差五主动向我们了解家里的生产生活情况、对于村上的事情和群众的意见诉求,只需要和他们说明就能解决,甚至家门都不用出就能把事办成。”这是近日,海北州纪委监委成立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监督检查组在深入监督检查过程中,门源县青石嘴镇广大群众对村务监督和村级纪检工作给予的高度评价。

       “监督检查的目的是要惠及广大群众,是要让全州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参与感和满足感。”监督检查组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检查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各地发展中突出的亮点、创新的方式方法、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成效明显的先进做法及经验,与广大群众共同品味发展的成果,分享巨大变化的喜悦。

       那么,群众所说的“监评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这个组织究竟能为大家做些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深入村社进行了实地采访。

       青石嘴镇是门源县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群众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活跃,加之人口流动大,该镇在推进基层治理方面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2013年以前,该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历来是最复杂、最令人头疼的事。换届候选人之间互相拆台揭短、拉帮结派,矛盾不断。因村务不公开导致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意见大,对村干部失去了信任,干群之间关系紧张,矛盾不断凸现,群众上访和越级上访时有发生。

       而从2014年起,青石嘴镇各村“两委”换届工作却实现了有史以来的三个突破:一次性选举成功,选举工作零上访,选举零差错。截至目前,全镇无一起针对村干部的信访事件,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社会发展和顺。这对作为素有“旱码头”之称的海北州镇情最为复杂、人口最多的青石嘴镇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变化来自于青石嘴镇推行的“村级事务监督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监评会”)工作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13年下半年,青石嘴镇及时召集会议,通过走访作了大量的摸底调查工作,随后制定工作方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心声后,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出现少数村干部官小权大、暗箱操作等系列问题,归根究底是监管不到位、监管脱节。这两个漏洞是最终导致不公平、干群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改变这种形势迫在眉睫。

       一个大胆的决策应运而生:变“为民做主”为“请民做主”。于是青石嘴镇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制定出台了符合全镇实际,由村“两委”负责人,群众代表组成的“监评会”工作机制,即根据各村实际和所在村户数,由各村户代表推荐,80%以上农户同意,将各村为人正直、口碑好、威信高、了解掌握本村村情的5至9名村民推选为监评会成员,组成群众性村级事务监督评审委员会,并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报镇党委备案。监评会是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工作,所评审事项必须是由党员会提议、村“两委”商议的事项。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成员不推荐为“监评会”成员,村“两委”负责人为监评会会议召集人,镇联点领导和驻村干部必须参加监评会会议,负责政策指导及监督工作。

       在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2013年底,青石嘴镇首先在几个村开展试点推行监评会工作,成效相当明显,并于2014年在全镇正式推广。该机制正式推行以来,逐渐平复了群众情绪,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维护了群众利益,教育和保护了干部。自此,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本“糊涂账”的村级事务完全透明化,公开、公正、公平,如同阳光消融着原本隔阂在人心之中的雪山,温暖了因猜忌、误解而受伤的心灵。

       在去往青石嘴镇下大滩村的路上,门源县委常委、镇党委书记冯生禄告诉记者,成立监评会后,镇联点领导、驻村干部必须每次都参加村上的事务和会议。如若有村子反映出什么问题时,他们首先要看镇联点领导和驻村干部有没有到会,有没有签字,继而走访群众,让群众实事求是地反映镇上监管到位了没有,一旦有漏洞,进行严厉批评,在镇党委会上要作出深刻检讨,坚决杜绝领导干部当“甩手掌柜”的不良作风。

       在下大滩村,监评会的成员们见到记者格外欣喜,都迫不及待地想和记者谈谈这几年村里的变化。

       “村‘两委’负责人、监评会成员、全村党员、镇联点领导、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都要参与精准识别贫困户评定和村民是否享受各项惠农政策的评选等工作,谁家能评谁家不能评我们都是逐个考量、逐个作对比,达到要求的决不漏一户,达不到条件的也别想靠关系享有,公平公正,我们是凭良心办事。”72岁的村监评会成员陈进忠眼神中透着坚定。

       老百姓对“监评会”赞赏有加。赵永珠是下大滩村2015年底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几年享受了低保政策,家里的两位老人不仅享受着养老保险,还领到了高龄补贴。同时,赵永珠还是一名生态管护员,月月有工资,2017年通过危房改造项目盖上了6间新房,并利用扶贫到户资金发展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年收入可观。他高兴地说:“我家能有今天,离不开村里的‘监评会’,它就像一杆秤一样公正公平。”

       下大滩村监评会主任、村级纪检员赵廷玉说:“我们对评审会议研究通过的事项,第一时间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段进行为期1周的公开公示。公示后,群众意见较大的再开会,再评定,再公示,直到公示后群众无异议,将评定结果上报镇党委、政府审批。”

       “现在不管村里有啥事情,我们都知道,心里亮堂。”村民杨永财难掩内心的喜悦。

       村支部书记朱永顺发自内心地说:“由于以前部分村干部的不良行为导致群众对我们有戒心。不做事,老百姓说你没能耐,做点事,又说你想捞好处。如今,监评会帮大伙打开了‘心墙’,还了我们清白,让百姓放心,干部们干起工作来,也得心应手。”

       贫困户家的板凳上、烈日下的田间地头、村“两委”会议室里……处处都留下了监评会成员奔波的身影。“监评会”的出现,如一股清风吹进了青石嘴镇村村落落,作为活跃在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近年来,各村监评会成员不仅全程监督村上的大事小情,而且通过走村入户积极聆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主动发挥群众诉求“代言人”作用,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的发生,避免了一些村干部的不廉洁行为,让困难群众乐享党的阳光雨露。

       “今后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切实当好群众的政策‘宣传员’、民生项目的‘监督员’、干部群众的‘联络员’,民生政策的落实就能得到坚实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日可待。作为监评会的一员,会继续当好老百姓的主心骨、贴心人,真正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监评会成员韩兆元由衷地说。 

       青石嘴镇纪委书记王新明表示,群众身边的不作为、慢作为,腐败和作风问题比较隐蔽,常规监督检查很难发现,让监评会成员直接进村入户,筑起一道廉政“防火墙”,主动发挥作为群众诉求“代言人”的作用,使干部越来越清白,群众越来越明白。

       监评会的成立管住了村干部,防止出现“灯下黑”等现象。现在上访告状的人没了,村风民风有了大转变。原来青石嘴镇的告状上访率在全县是最为突出的,而今天,在县纪委、县检察院针对村干部的告状上访为零。如今,村级财务运行和各项惠民政策都摆上了桌面,监评会对精准扶贫、村级财务、惠农政策落实、集体资产、环境卫生、社会保障、农村生产生活、党员发展评议等重大事项都进行全程监督,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新政在青石嘴镇全面铺开,对促进乡镇一级政府管理、服务职能转变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监评会的成立打通了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了对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督,推动了基层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持续向好。这也是近年来,海北州积极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提高村务监督和村级纪检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能力,使全面从严治党直抵“神经末梢”的真实写照。

       蓝天白云下,漫步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和谐新农村,一排排整齐的庄廓庭院粉刷一新,平坦宽敞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小院,规划有序的绿化带、林立的太阳能路灯、错落有致的太阳能热水器以及院墙内独立的卫生厕所,村级文化广场上人们悠闲惬意地晨练,温馨的农家小院里,孩子们正嬉笑玩耍,每每遇上村民路过,各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年,青石嘴镇的“大变”不仅仅写在纸上,更多的体现在了群众的脸上。“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感谢党和政府。”喜笑颜开的老百姓,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欢声笑语中,充满了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底气和信心。

       采访手记:多了几双“眼睛”和“耳朵”,监评会就是群众家门口的“纪检委”,成为广大群众权益的“代言人”,村干部办事群众很放心。过去,集中在干部手中的权力被良性“稀释”,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交回归到群众手中,村民参与村务积极性分外高涨。监评会防止了村级财务“糊涂账”、避免了决策“一言堂”,当好了农村党风廉政“守门员”,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