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省内外媒体看海北
【青海日报】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5-28 08:43:04
编辑: 潘定措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实施新战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省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既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又有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努力践行具有青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自此,在72万平方公里的大美青海的大地上,一个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乡村振兴愿景蓝图徐徐绘制,勤劳勇敢的青海人民正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鼓劲扬帆,奋力前行。

海晏县西海镇的金银滩草原崛起特色小镇。李勇 摄

我省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黄灵燕 摄

特色产业发展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西门村的贫困户摘掉贫困帽。黄灵燕 摄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

  海东市平安区“平安坊·古驿步行街”不仅是网红打卡地,也是群众增收的财源、脱贫攻坚的抓手、乡村振兴的产业。

  自2019年以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平安区平安镇结合实际,统筹9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和中央扶持发展资金,采取抱团式发展方式,联合投资建设了“平安坊·古驿步行街”项目,项目通过与大型餐饮管理服务企业合作的全新模式,以对外承包获取承包费形式收益,估计产业项目年度收益达21万元左右。

  围绕“一圈双核三线四景区”旅游发展新布局,突出河湟文化元素,培育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样板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不仅丰富了海东群众文体生活,也丰厚了文化底蕴。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开拓农民增收新空间、新渠道。

  花海、农家菜、纯生态……近年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村以“花海农庄”旅游品牌为切入点,成为了西宁市民所熟知的旅游好去处。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点”的设计规划理念,盘活村集体所有闲置林地,流转耕地,初步建成了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探索出了适宜本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麻秀村的“麻秀小馆”,饭馆虽小,却别具匠心。村党支部书记仁青多杰趁能腾出点功夫,又赶紧带着村党支部副书记巴德才江去西宁市买餐桌、请川菜厨师。“六月份的时候,我们的小饭馆就能正常运行了。”仁青多杰说。

  产业振兴,规划先行。就在2019年2月,我省正式出台《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点围绕“人、地、钱”等要素供给,细化实化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支撑政策。同时,重点部署了122项重大工程、计划、行动,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将文化旅游与特色产业相结合,通过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挖掘农业多种功能的潜力,着力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

  农村成生态宜居家园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坚持绿色导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对农村环境“洗脸”,对产业发展“洗牌”,投入“真金白银”,留住“形”、守住“魂”,美丽乡村的样板正在青海大地上徐徐铺展开。

  格尔木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联企兴村“1+1”行动等,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牧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现代服务等扶贫主导产业,实现4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拓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途径。

  以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为例,通过党支部党建引领,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创新推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基层组织政治领导、政策引导、群众参与等优势,进一步延伸放大了党组织和党员在合作经济产业链条上带民致富的效应。目前,已实现“三个百”目标,即,全村农户100%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社员100%在合作社就业;社员医疗、养老保险金100%由合作社缴纳。

  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多麻滩村,村民刘富贵大爷清扫完自家庭院,又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地方将尺寸相等的柴火整齐堆放。各家各户门庭干净,柴火、农具摆放整齐,一排排独具韵味的农家小院宽敞整洁,家家户户门前开满了碧桃花,呈现出一幅高原美丽乡村环境治理画卷,这是泉口镇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黄河之畔的城上村又热闹了起来,靠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独辟蹊径开发出了集民俗表演、蔬果温棚自助采摘、自助烧烤、烧土窑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就在今年4月21日,我省正式发布公告,经专项评估检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17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至此,青海全省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实现了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这事关农牧民福祉、事关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明乡风吹进家家户户

  乡村振兴,文明乡风是动力。

  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上合乐寺村,阳光洒满家家户户敞亮的现代化民居,照耀在干净整洁乡村巷道的角角落落,温暖着其乐融融的美丽村庄,也暖融着村民们溢满幸福的脸庞。村、社、户签订了“建设协议”“门前三包”责任书,红白喜事上的互帮互助,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推动美丽乡村的主要抓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遵纪守法、弘扬正气……”48字“村规民约”成为了上合乐寺村的新风尚,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对于长期沿袭传统农耕模式的海西而言,唯有创新发展方式,才能打破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增效缓慢和农民增收滞后的困局。在茶卡镇巴音新村,搬出了草场的施玉萍,开起了家庭宾馆,每到旺季她家一天的住宿收入就近千元。从以前的农民变成城镇居民,在施玉萍看来,不仅身份变了,而且从日子到心里都与这座新型城镇融合在了一起。

  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有序发展。

  院落干干净净,屋内家具摆设分类有序……这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曲东的家。环境卫生好起来,为当地人居环境的颜值增色加分。在曲东看来,环境治理改善了村容村貌,精气神更足了,大家奔小康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放眼全省,为有效遏制和改善一些不良习俗,开展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行动“定规矩、立标尺”层出不穷,通过建文化礼堂、办道德讲堂,农牧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群众的精神家园丰富了,文明和谐的风气也与日俱增。

  大美青海,乡村振兴;初心不忘,未来可期。行走在青海大地,处处透着产业之美、环境之美、文化之美,在乡村振兴这份大考卷上,大美青海正以乡村振兴让这片广袤土地绽放出梦想和希望,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这里更加坚定有力!

  (记者洪玉杰执笔;陈曦 罗珺 公保安加 马振东 王菲菲 杨燕玲 丁玉梅 王湘琳参与)

  【视点短评】

  乡村在振兴中奔向小康

  就在几日前,笔者来到距德令哈市20余公里的尕海镇新源村,虽说在来来去去中早已对这个村庄熟悉起来,却感到每趟来都有新鲜感、新收获。

  在产业发展中,因有了得力的抓手,乡亲们攒下了家底;伴随美丽乡村建设,在村容村貌日益趋美中,既改善了沿袭的生产生活,又熬出一壶饱蕴乡愁的“酽茶”;各项政策的倾斜落地,让积贫积弱的村庄,打通了痛点、堵点、难点,以强健之躯融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乡村,如飞向春天的雁阵,正在振兴中发力奔向圆梦小康的决胜目标。

  “农,天下之大业也。”我省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省份,重农固牧是安民之基、治青之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三农三牧”工作,全力以赴推动“三农三牧”工作创新提质。辽阔的农牧区拂去了山大沟深、贫穷落后的历史陈迹,以新理念、新路径、新思维、新变化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持续推进“三农三牧”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我省发展稳住了基本盘,赢得了全局主动。以斐然成效,实现了农牧业强起来、农牧区美起来、农牧民富起来,进而为我省决胜全面小康成色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高,提供了强有力的可靠保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村庄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只有不断提高每个人积极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广泛凝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力量和共识,就一定能够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为乡村绘就绚丽多彩的画卷,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绵绵不竭的希望与活力。(刘法营)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