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专题
【复工复产进行时】大路朝阳——西察公路施工现场见闻
来源: 青海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0-05-07 08:42:53
编辑: 潘定措

  (记者 樊永涛 陈郁 报道) 一条路,东联西通,南接北达,方便一方百姓;一条路,大路朝阳,带活一方经济。

  这里要说的路,是指起于海北州西海镇,止于海西州察汗诺镇的西察公路。此路是交通运输部“八纵八横”中天津至喀什公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完善青海交通运输网络结构的重要规划建设项目之一。

  高原上的春天总是来得那么缓慢。虽只相离100余公里,与春意盎然的西宁市区相比,海晏县此时仍感寒意,但随着我省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开展,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景象涌现在青海湖北岸的城镇牧区、草原路边。

  4月30日,记者来到青海省交控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所承建的中铁西察公路TJ-1标段(以下简称:标段),在施工现场采访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一路随行采访,在标段项目书记段广鹏、项目总工程师陈国华的带领和介绍下,记者对项目施工路段有了初步了解:该标段预计投入13.19亿元,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施工,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米,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车在山路绕,在涵洞施工现场,工人们分工细致、“流水作业”,有的负责桥梁吊装,有的负责接缝焊接,有的负责装模、拆模,车辆不停穿梭,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这种叫箱式涵洞,比一般涵洞建造期长,成本高,但宽敞。”施工现场,陈国华向记者介绍,建造箱式涵洞的目的是出于当地牧民考虑,方便其出行,也便于迁徙牧场。

  当下的工程建设中,许多危重工作被大型机械所替代,工人的工作轻松了不少,但箱式涵洞的施工仍然要靠大量人力来完成,是建设过程中较为辛苦、工序较为繁琐的一项工作。已至不惑之年的陈国华干了一辈子工程,曾参与过我省花久高速、共玉高速公路的建设,虽然是个苦活、脏活,但他很有成就感,“能为牧民群众带去便利,我们的付出也值了。”

  标段的修建过程,管理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陈国华说,在海晏县施工现场,刮6至7级的大风已经成为常态,员工宿舍的暖气一年四级几乎不停,路基建设中,不仅有20%的石山开挖路段,而且地势落差大,路堑开挖最深达30米。

  在这种条件下,工程建设项目部按照“安全与效益共存、质量与信誉并行、绿色与环保同在”的要求,对路基、隧道、涵洞以及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等进行严密监管,各业务部室主动开展上下内外工作对接,确保在管理上不留缝隙、不留死角;各施工队全面落实标准化施工体系,坚持施工现场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强化对施工过程质量、安全、进度的管控力度,全方位扎实有效地推进项目建设。

  针对工程项目地处高寒缺氧地区、施工环境差等情况,各建设单位视驻地为家,因地制宜为一线职工修建了舒适、顺心的宿舍、食堂、浴室、篮球场、文体娱乐室。这些温馨的举措,为一线职工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氛围,极大地增强了建设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是青藏高原公路施工的“三大难题”。如何处理好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是对建设者智慧和能力的巨大考验。为最小程度地破坏沿线生态,建设者们不惜增加投资,以减少工程对野生动物和当地生态的扰动。

  标段施工路段全长近50公里,二各类涵洞数量共有90余个。为了不阻断野生动物的活动路线,施工者根据沿线野生动物种群分布特征、种群交换情况、栖息地、繁殖地等状况,每公里都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

  “青海湖北岸尽管生态脆弱,但一直都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羊在我们施工时经常能看到,绝不打扰这些野生动物是我们施工之初就给全线定下的铁律。”段广鹏表示。

  不仅如此,为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水资源,项目还运用了混凝土自动喷淋养护系统,操作简单,安装便捷,美观,养护效果明显提高。用水量节约明显提升,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可将水完全均匀喷洒,增大了水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避免了人工用水管养护时水柱大养护面积小的缺陷。

  在现场记者看到,路基裸露边坡已进行草皮回铺,边施工边治理恢复,使得工程实施与生态恢复有机结合,同时,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先进的移动碎石设备正加足马力施工,该设备青海只有3台,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不仅如此,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沿线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进驻工地后,通过标语、环保宣传等途径,向施工人员宣传环保知识,时刻提醒人们要注重环保,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段广鹏说:“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保护保护环境,为了生态,这样做是值得的。”

  一部交通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如今的海北州,一条条由国道、省道、乡村道路构成的道路伸向无尽的远方,将广袤的草原、山地与现代化的都市通联起来。但发展之中,略有不足,以西察公路一标段所在的刚察县为例,虽然干环线通畅,出口通道畅通,但没有一条与周边省、市相联的快捷高速,每年全县农牧民群众外出以及所需的物资,只能通过“羊肠小道”的国道上运进输出,“行路难”依然成为发展的瓶颈。

  在不久的将来西察公路通车后,将有效缓解海北交通压力,提升地区交通公共基本服务水平,提高区域交通应急救援及抗灾保通能力,带动沿线地方经济、交通及旅游事业发展,也将把沿线金银滩草原、青海湖等一批著名景点接起来,对于形成高速化的高原观光旅游主打线路,对加快民族地区群众致富步伐,提供新的动力。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