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专题
【记者走基层】泉吉草原百岁老人跨世纪的心愿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4-23 16:10:20
编辑: 潘定措

       在刚察县泉吉乡切吉村有一位百岁老人,她是这片草原发展的见证者。她一脸慈爱,温暖如春风。根根银发若隐若现,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她饱经沧桑的岁月和往事,她叫金大,从旧社会走来,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国家的发展,赶上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在期颐之年享受到了脱贫致富的硕果。

       老人和她的女儿、孙子、孙媳妇还有重孙生活在一起,每日晨光微明,孙子索南华却合就开始了紧张而又忙碌的生活,日落西山,他披着晚霞放牧归来,女儿和孙媳负责照料100岁的她和1岁重孙的饮食起居。从那个动荡的年代走过的老人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日子会过得这么好,看着虎头虎脑的重孙一天天长大,这位经历了百载的老人对驻村干部多杰三旦说:“孩子,我活到了100岁,从来没享受过这么好的政策,我不识汉字也不会讲汉话,但我会天天为祖国和这个家祈祷。”过上吃穿无忧的好日子是这位老人跨越一个世纪的心愿,精准扶贫政策让她实现了这个心愿,但老人心里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生活变故致贫穷

       2001年老人一家平静的生活被突来的变故打破,女儿和女婿劳燕分飞,这让原本就条件不好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没有了顶梁柱,81岁的她和10岁的孙子需要女儿一人来照料,家中所有琐事都需要女儿一人来打理,当所有的生活压力都集中在这个本来就身体不好的女人身上时,这个家庭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好在老人身子骨硬朗没有大的疾病,孙子的求学梦虽破了,但能帮母亲处理简单的家务,即便是这样,日子还是过得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

扶贫政策解枷锁

       “现在国家富强了,精准扶贫让我们老百姓摆脱了苦日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金太说。

       2013年国家实施危房改造项目,老人一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家里只有30只羊和6头牛,但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落实后,老人一家原本沉重的生活枷锁才算是慢慢解开。养老金、高龄老人补贴、医疗补助等政策解决了老人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也让全家人在原本窘迫的生活中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低保金、草原生态奖补资金、林业管护员补助金等让老人一家有了发展的资本。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齐备让全家人的生活提了一个档次,新建的暖棚也提高了养殖效率,增加了收入,贫穷的根慢慢拔起,苦日子熬出了头,老人安享晚年的心愿也慢慢成为现实。

       勤劳踏实谋出路

       老人的孙子索南华却合说:“我们家不是懒,是缺资金,是缺个帮我的人,国家的好政策给了我发展的资金和牛羊,扶了我一把,我一定会把日子过得更好。”

       2015年开始,省州县的各类扶贫资金相继给老人一家发放生产母羊53只,乡党委、政府举办的人才能力培训班传授了高效的养殖技术,牛羊保险政策为今后的发展保驾护航,索南华却合欣喜若狂,一颗迫切想要致富的心随着精准扶贫的指引,很快便踏上了脱贫的道路。勤劳、踏实、能干是这片草原上的牧民血液里流淌的特性,索南华却合比别人多一种特殊的吃苦精神,这也是老人一家今后脱贫的重要因素。

       “老人一家2017年收入5.06万元,被评为脱贫示范户,鼓励发放适龄母羊10只;2018年收入达到7.46万元;2019年收益达到了18.95万元。”泉吉乡政府乡长才项加告诉记者。

持续发展奔小康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奶奶是我们家里的宝,能让奶奶健康长寿、安享晚年是我对国家最好的报答。”索南华却合说。精准扶贫的快车带领老人一家步入了致富的正轨,至于能走多远还要看自己的发展,现在的索南华却合娶了媳妇有了儿子,他知道科学养殖是条致富的好路子,他家的草原属于坡地,适合养牦牛,现在他也掌握了高效养殖的技术,2019年他出售215只羊用于重新购买牦牛,现在他每天都在研究怎么养牛,他的心已经完全用到了牦牛规模养殖中,除了让家人过更好的日子他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老人看着家里一天天变好,藏在笑容里的褶子越来越深了,但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了,她的心愿实现了。

       100岁的老人每天看着1岁的重孙慢慢长大,就好像一颗老树看着身旁的嫩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相信在党的惠民政策下,通过老人一家共同努力,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