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新闻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落实责任制 唱响主旋律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9-08-19 11:18:00
编辑: 潘定措

为筑牢海北精神高地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北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北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中国梦的海北篇章。在这个伟大而生动的实践中,海北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进取,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凝聚起全州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熔铸了坚实的精神支撑,28万海北儿女阔步迈入新时代。  

   

理论铸好魂 舆论引好人

  2013年2月25日,海北草原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祥和氛围中。这天,节后的第一次州委中心组学习会举行,会议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由此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高潮在海北大地掀起。  按照州委的要求,海北州宣传思想文化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周密谋划部署、大力指导推动,密度之大、力度之强、目标之明、效果之好前所未有——  

  州委中心组带头学,广大党员结合实际认真学,在一场场的领导讲座中、一次次的干群讨论中,全州上下凝聚起一心谋发展的共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党委 (党组)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作为“第一担当”,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全州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促进党管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从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入手,构建宣传部门牵头,各部门参与,社会力量广泛动员的理论宣传体系,推动理论宣传工作深入开展。针对不同对象,州县分别组建宣讲队伍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1435场次,受众16余万人次。同时,开展全媒体、全方位宣传,形成了舆论强势。吸引人的形式、动人心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有效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飞人寻常百姓家”。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管控和引导水平,不断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为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奠定了基础。各地用活用好微信平台,运用网言网语,及时发布信息,宣传惠民政策,传播主流价值,回应社会关注。  

“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2018年8月25日,由海北州委、州政府主办的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高峰论坛在祁连县举行。这是一次开展多科学、多领域、多视角的高层次交流研讨,展示海北为大力推进习近平“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贯彻省委“两优一高”战略的盛会。来自省内外近二十家媒体采访盛会,引发热烈反响。这也是讲好海北故事,凝聚正能量,树立开放形象,让嘹亮的主旋律交汇成新时代的最强音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方便全州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媒体发力,一批反映新时代、新形象、新举措、新典型的稿件,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深受群众欢迎。刚察吉尔孟乡牧民扎西才让说:“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十八大以来,海北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新闻媒体深入一线,将镜头、话筒对准基层群众,采写了许多“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稿件,为自治州的丰碑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门源县身残志坚的农民马娃说:“ 走上了致富路,好日子还在后头。” 

  近年来,在建党95周年、海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砥砺奋进的五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和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麻拉河玩偶狂欢节等重大会议、活动的宣传上,各媒体充分展示融合发展成效,创新方法手段,把握时度效,提升报道影响力。“海北的变化日新月异。”原221厂一位退休老专家重游故土后如是说。                                                                       

  十八大以来,借助“环湖赛”、青洽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海北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宣传,展示新成就、新形象。协助拍摄了《习仲勋》《丝路新路》《走遍青海》等文献记录片、专题片;协助央视开展以“湟鱼洄游季 探秘青海湖”为主题的大型新闻直播;参与摄制的精准扶贫公益广告和纪录片《强军》在央视播出;制作首部展现湟鱼洄游动漫片《赛亚历险记》。开通了人民网海北新闻网、新华网海北频道、青海新闻网海北新闻频道等网站。先后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梦幻海北”“海北新媒”“今日安多”(藏文)等微信平台,新媒宣传阵地不断壮大,社会宣传形成合力。这些宣传,通过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使“梦幻海北”,蜚声中外,充分展现了海北大地迸发的活力,唱响了新时代的海北之歌。                                        

  新闻媒体力量进一步加强,新媒体融合更加深入。《祁连山报》扩版,藏文版顺利创办。藏语电视节目质量提高,播时延长。“海北新媒”等一批新媒崭露头角,和传统媒体同频共振。深入开展“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不断夯实基层队伍。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活动,锤炼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铸牢共同精神纽带 

  2016年10月24日海北州委、州政府作出决定,对入选第四届海北州道德模范的6名道德模范进行表彰。标杆的树立,引领社会风尚。从一批批道德模范,到不断涌现的身边好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蓬勃发展, 十八大以来,海北人凝聚起了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文明海北”建设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现代媒介作用,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9个城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和数千个宣传栏、文化墙,传播文明的力量。电视有画面、报纸有版面、网络有专栏、手机有微信、户外有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海北人的共同精神纽带。                                 

  “海北精神高地”的打造,为新海北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300多 场的“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点燃近万名听众不灭的信念;26个各类教育基地在原子城及纪念馆设立,成为国人缅怀历史、传承文化、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精神高地。在省内外巡演60余场的话剧《草原之子》,将尕布龙同志无私奉献、执政为民的情怀,在干部群众心中激荡。青海首位“时代楷模”廉福章的及时推出,弘扬了新青海精神,激发了热爱海北、建设海北、奉献海北的强烈意识。

  “海北公民道德宣传周”品牌越发响亮,“道德讲堂”遍布城乡。连续几届海北州道德模范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评选,涌现出了一名全国道德模范,四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六名省级道德典型,二十四名州级道德模范,一百多名县级道德典型......崇尚模范、学习模范,蔚然成风。国家级文明先进典型从原来的9个增加到15个,各类省级文明典型从42个增加到了66个,评出“五星级文明户”以及示范户、标兵户共22408户,展示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城乡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门源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资格,祁连县连续3届获得全省文明城市荣誉,祁连、刚察进入全国卫生县城行列,海晏进入全省卫生县城行列。全州214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整治,成为“高原美丽乡村”,其中祁连县八宝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名镇,门源县大庄村、东旭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门源县头塘村和祁连县鸽子洞村被评为青海省“最美乡村”。                

                                               奏响讴歌新时代的文化乐章                                                  

  2018年春节期间, 门源县西滩乡农民享受到了一道文化“大餐”,他们在品味视听“盛宴”的同时,引发了嫁女儿收取高额彩礼是否好的思考。这是西滩乡边么掌村农民剧团编排的眉户戏《高额彩礼》带给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洗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北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文化海北”建设奠基。《海北州书法美术摄影集》《西海作家丛书》《光荣与梦想》《海北民俗》《海北道德模范风采录》等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歌舞剧《天境祁连》《洁白的仙鹤》呈现海北之美。影视、文艺作品连创佳绩,舞蹈《花乡》获得歌舞中国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电视歌舞汇演总决赛金奖等四个奖项,填补了海北群众文艺作品在国家级奖项上的空白;话剧《草原之子》、电影《八万里》、电视纪录片《代号221-原子城往事》入选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海晏县被文化部命名为“赛马之乡”、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命名为“回族宴席曲之乡”。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从祁连山下到青海湖畔,从广袤草原到百里油菜花海,满怀激情的海北人正昂首挺胸勾画着一幅新时代新作为的壮美画卷。(记者 马福明)

海北州全力打造“中国原子城”红色教育品牌

  近年来,海北州按照省州关于“高标准规划和打造中国原子城”的总体要求和“高水平打造中国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示范基地”的总体目标,依托原子城红色基因,深入发掘和研究原子城历史文化,深化“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主题,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扩大对外影响,全力打造“中国原子城”红色教育品牌。

  一是深入发掘原子城红色教育资源。针对原子城特殊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教育意义,每年选派人员走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河北廊坊6916厂等与原子城历史相关的科研单位,拜访了陈能宽、于敏2位“两弹”元勋和张兴钤、宋家树、胡思得、胡任宇、傅依备5位院士,张翔、王菁珩、张秀恒、马国惠、宋维昌、叶钧道、徐克江等60余名曾参与核研制、核试验的老干部老专家及职工子女,深入挖掘基地创建创业时期的感人事迹,共征集实物300余件,历史文献100余份,整理口述资料100余篇,掌握了第一手珍贵资料。组织人员赴祁连县央隆乡、野牛沟乡、默勒镇和海晏县哈勒景乡、青海湖乡等地,走访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基地建设搬迁的金银滩牧民,了解当年史诗般的搬迁经历和作出的牺牲,搜集整理相关史料。深入挖掘海北州第一任州长夏茸尕布成长史和对我国核工业建设作出的贡献事迹,制作专题进行集中展示。

  二是深化原子城红色教育史料研究。针对原子城特殊的起源背景与特定的形成发展,以及所蕴含的独特人文思想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加强和深化史料研究,于2012年、2015年组织举办两届中国原子城•“两弹”研制基地精神理论研讨会,邀请“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国防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出版《我和我的祖国》理论研讨文集。2014年、2017年举办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中物院、6916厂和老干部老职工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精神高地”主题,就全面推进“中国原子城”建设建言献策,编辑专题片《丰碑无言、精神永恒》。2018年组织举办了“中国原子城”精神座谈会,约请研究“两弹一星”的部分省内外学者专家和原二二一厂老干部老职工集中研讨,总结提炼“中国原子城”精神内容。摄制完成反映郭永怀许身为国的微电影《郭永怀》,编制完成《郭永怀旧居规划》;研究开发的特色课程《“原子人”的奋斗足迹》进入党校课堂,编辑出版反映基地建设者与创业者的访谈录《红色印记221》。完成基地二分厂、爆轰试验场、地下指挥中心、上星站、纪念碑等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的资料收集整理和讲解词的撰写。

  三是丰富原子城红色教育功能。针对游客多样化的参观需求和增强参观感染力,编制实施了投资240万元的展示陈列补助项目,应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复原模拟场景和大型浮雕等手段对展陈进行改造提升,丰富了展陈形式;实施投资140万元的科技创新展示与科普教育应用项目,应用高端数字制作技术、物联网智能技术等创新技术,建成“科技走廊”,提升了展陈水平;争取上海市200万元援建资金,应用多通道投影、叠加弧幕投影技术,建成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原221基地全景模拟沙盘;申请300余万元财政资金对纪念馆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整修,确保了长期安全运行,优化了参观环境。与“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中国“两弹一星”艺术展海北巡展活动,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举办了《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与浙江大学举办了《浙江大学与中国“两弹一星”》等展览,拓展了教育内容。2018年安装使用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无偿捐赠4K高清多媒体播放系统。今年将完成投资300万元的陈展补助项目,建成“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专题展厅。

  四是扩大原子城红色教育影响。针对原子城培育“两弹一星”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引领价值,青海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应邀先后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湖南、福建、河北、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的机关单位、部队院校、企业社区和乡镇村社,累计作了317场宣讲报告,近20万干部群众、院校师生和部队官兵聆听了报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受到广泛赞誉和积极评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原子城历史和“两弹一星”精神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先后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干部网络学院好课程”,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党员干部培训精品党课”,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理论宣讲工作先进集体”,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命名为“青海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18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五是发挥原子城社会教育功能。针对原子城最鲜活、最独特、最丰富的社会教育宝贵素材和优质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放大“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与宣传、组织、国防、民宗、纪检、教育、科技、环保等部门和部队开展合作共建,拓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不断扩大“两弹一星”精神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社会各界方面的教育影响。基地旧址及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行政学院公仆意识教育现场教学点、浙江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火箭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上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及青海省廉政教育基地、青海省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青海省首批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基地等。目前,在纪念馆累计设立各类基地30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10个、部队3个、高校7所、企业1个。同时,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讲解员的思想文化、历史情感、自我价值和时代责任,通过外出交流、参加比赛等方式,强化锻炼培训,先后有8名讲解员在省级各类比赛荣获奖项、5名讲解员在全国性讲解员大赛上荣获奖项。

  六是依法保护“原子城”地理商标。针对“原子城”商标的独特性和影响力,依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注册相关法律法规,在已注册“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和“原子城”两件商标的基础上,2018年保护性注册“原子城”商标45件、申请增项139项、撤销5件、异议1件,涵盖所有45个类别的商品及服务。目前,已注册成功“原子城”商标30类,正在初审公告15类,为原子城和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地理标志产权提供了法律保护成功注册“青海原子城.com”、“ 青海原子城.net”和“中国原子城.com”、“ 中国原子城. net”4个网络知识产权中文域名,获得了“青海原子城”和“中国原子城”网络知识产权中文域名的唯一专用权、所有权。(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报告团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在京举行

  为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24日上午,“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报告团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吴汉圣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李群,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等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党员干部约800人参加。

报告会现场

  此次宣讲报告会以“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精神高地”为主题,由“伟大的事业 永恒的精神”“共和国之恋”“开拓创新 勇攀高峰”“共和国不应忘记”“民族脊梁”等5个篇章组成,报告团的8名成员分别以演讲、音诗画、情景剧、现场讲解等方式,结合由1957年在青海省海晏县境内建立的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生产基地221厂厂房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藏实物、照片和视频制作的“电子纪念馆”,场景、情景相互衬托融合,从青海原子城的创建、历史沿革、地位成就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国家核武器研制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奋斗故事等多个角度,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响应国家号召,胸怀强国梦想,甘当无名英雄,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精神,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以石破天惊的气概,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

  宣讲报告会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认为,宣讲报告会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党员干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使命,更需要崇高精神的激励和引领,通过现场聆听,深刻体会到了“两弹一星”精神所蕴藏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力量。大家表示,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联系本职工作和思想实际,像当年的“两弹一星”元勋那样,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勤于学习、勤勉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据悉,“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由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成立于2012年10月,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为使命,从青海走向全国开展宣讲,目前已累计作宣讲报告300多场,近30万干部群众、院校师生和部队官兵等聆听过宣讲报告。

“两弹一星”故事:从原子城讲到大江南北



宣讲现场

  这是一片叫作“金银滩”的草原。夏天,黄色的金露梅、白色的银露梅,星星点点,闪耀在碧草间,直铺向天地的尽头,金银滩由此而得名。

  金银滩笼着浪漫与柔情。1939年,年轻的王洛宾在这里与藏族姑娘萨耶卓玛相遇,情之所至,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金银滩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挺起胸膛,扬眉吐气。上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诞生在这里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221厂。

  《在那遥远的地方》被誉为华人乐坛的经典之作,王洛宾留给人们的是音律之美,爱情之美。

  “中国原子城”221厂是中国核工业的摇篮,它留给人们的则是 “两弹一星”精神、民族自主创新精神,还有自古迄今薪传不绝的中华脊梁精神。

  1993年,完成历史使命的221厂基地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全面退役。

  2009年5月,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建成了全国唯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和核工业创建与发展历程、原子城特殊历史与辉煌成就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作为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是人们回眸那段光辉岁月的重要平台。

  时光流转,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面临着崭新的课题——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信息纷繁驳杂、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创新方式方法,把真实发生在金银滩草原上的“两弹一星”故事讲述好、传播开,并让“两弹一星”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把“两弹一星”故事讲到二十多个省

  在上海的社区开展宣讲,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019年4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礼堂。

  “我是邓稼先的爱人许鹿希,我们是1953年结的婚。其实,早在稼先在北大任助教的时候,就曾给我们上过物理课,那时,他留给我的印象是……”

  台上的邓稼先夫人许鹿希身着一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式样的连衣裙,扮演者王致玲正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与一旁邓稼先的扮演者张寿川一起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他们身后的背景是一帧帧随着讲述内容而不断变换的老照片。

  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回国,从事共和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他和许鹿希聚少离多,直到1984年邓稼先被查出身患癌症并已到晚期。讲到这里,台上的许鹿希说:“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最长时间的相守是在医院里度过的。”此时,台下不少观众已在轻轻擦拭因感动而留下的泪水。

  再现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等一位位科学家故事的并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而是青海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报告团的团员们。

  原子城纪念馆成立以来,迎来了全国各地众多的参观者,但怀揣着强烈的使命感,纪念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们越来越感到,不能满足于等着人们上门观展、听讲解,一定要走出原子城,走出海北,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事迹,了解“两弹一星”精神,了解这片遥远而美丽的土地。

  2012年,海北州委宣传部提出要改进方法,抽调纪念馆讲解员外出作有关原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专场报告。

  思路有了,具体该怎么讲?是让讲解员拿着话筒背讲稿,还是仿照专家学者一边点击电脑课件,一边讲课?

  讲解员们觉得,爱国主义教育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要用点点滴滴的小故事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要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两弹一星”故事传递给全国的观众。

  讲解员张海花提出,能否发挥大家的才艺优势,用情景剧的方式对宣讲报告进行包装?这一建议立即让讲解员们兴奋起来,也得到了州委宣传部领导的支持。于是,一种全新的宣讲报告形式在众人的讨论和集思广益中渐渐清晰,应运而生。

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举办《国殇—甲午战争史实展》,曾经的苦难和屈辱与新中国的挺起脊梁形成鲜明对比,深深震撼青年学子的心。

  宣讲形式确定了,但团员们的业务素质没法让人乐观。大多数团员甚至连普通话都讲不标准,分不清前后鼻音;他们更没有接受过表演的专业训练。一切似乎离完美呈现“两弹一星”故事很遥远。但这些当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不肯服输。西海镇的冬天滴水成冰,他们每天都早早赶到单位练习基本功。为了学普通话,他们不仅背绕口令,还把有前后鼻音的词语汇集起来专门朗读;为了提高形象气质,他们做形体练习,站姿、手势样样都追求合乎规范……就这样,团员们的素质在一天天提高。

  一方面苦练基本功,一方面合成讲稿、找视频、找图片、融入音乐伴奏、进行角色扮演,导演排练小组从讲解员中选拔角色,进行排练,而且每次彩排都安排听众现场聆听,挑毛病,以期每次都有新的进步、新的效果。在一次次的磨合、尝试中,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将宣讲内容用图、文、音、像、现场表演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海北州委、州政府十分关注“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海北州委常委们集体听讲,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宣讲方案经过修改后才正式走出去宣讲。

  当年10月19日,首场宣讲会在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举行,这标志着青海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的正式启动。宣讲团成员们饱含深情、高潮迭起的演讲和灵活新颖的宣讲形式,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

  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青海原子城(海北)“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横跨青海、上海、福建等省市,到武警部队、大专院校、“两弹一星”老功臣居住的社区等地开展宣讲活动。这是他们首次走向省外进行宣讲。

  宣讲现场,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宣讲人员用演讲、情景剧、现场讲解等方式,配以展现221基地厂房旧址、纪念馆馆藏实物、老照片、视频的“电子纪念馆”,讲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研制历程,特别是在原221基地发生的感人故事,一幅幅为了共和国核工业无私奉献、倾力付出的图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上世纪50年代,为了发展共和国的核工业,为了铸造保卫祖国的倚天长剑,自祖辈以来就生存在金银滩的牧民们,毅然让出青海湖畔这片最为丰美的草原,迁徙到远方;一大批科学家放弃在国外享有的优渥待遇,决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为核工业奉献所学;无数名专业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战士隐姓埋名,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秘密基地贡献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的母校浙江大学举办临展。

  在宣讲员或娓娓道来,或澎湃昂扬的宣讲中,听众们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来到那遥远的地方。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震撼着心灵,从年轻的学子到武警战士,从党政干部到当年曾奋战在金银滩的“两弹一星”功臣,很多观众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上海市奉贤区,一位四十来岁的机关干部握着宣讲员王致玲的手说:“当你们在台上的时候,我觉得你们就是为‘两弹一星’奉献了青春和才华的功臣,就是默默支持着他们的家属,你们和宣讲的人物完全融为一体了!是你们让观众重新感受到了理想的温度和信念的力量!”

  还有一次,在山东某地做完宣讲后,有团员在卫生间无意中听观众说:“听这样一场宣讲,真是胜读十年书啊!”这种场合听到的评价应该是最为真实的。

  在一些大学宣讲时,一开始,大学生们有的写作业,有的玩手机。渐渐地,他们被故事所吸引,放下作业和手机,专注于听讲。倾听当年那些科学家如何放弃在国外享有的极高学术地位和优厚待遇,为了祖国的强大,毅然回国,在大西北隐姓埋名从事“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在这个注重金钱的年代,‘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故事引导着年轻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李成君说。

  他们在各地听到最多的反响是:原先觉得这种宣讲十分枯燥,再加上宣讲团来自遥远、经济欠发达的青海,更不对这场宣讲抱太大的期望,仅仅是奉命来听而已。但这一听就被那一个个真实感人的“两弹一星”故事所打动,被宣讲员的真情流露所感动。“想不到在青海湖畔还发生过这些影响共和国命运的大事,想不到地处偏远的青海还有一支这么高水平的宣讲团!”

  宣讲团员们说,最初,他们四处托熟人请求:“我们是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的,能不能到你们那里做一次宣讲?”而现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宣讲邀请每年都纷至沓来,让宣讲团员们应接不暇。

  自2012年10月以来,青海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和志愿服务队,应邀先后赴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以及青海省内各单位,累计作宣讲报告333场,近30万干部群众、大专院校师生和部队官兵聆听了报告。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的宣讲内容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干部网络学院好课程”;2018年,“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与“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共同举办书画联展。

  他们,让“两弹一星”故事走出了原子城,走出了青海,走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被“两弹一星”故事所感动,并用自己的深情讲述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在新时代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

  跨界合作带来立体展示

  “在全国众多的纪念馆中,我们是一个新兵,需要不断地向先行者学习。”海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李成君说。

  为了搭建史料研究、学术交流、精神教育方面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申请加入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签订协议,缔结为友好单位,加强馆际交流,深化合作;与四川梓潼两弹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山东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组建四方联盟,签订基地展陈共建协议,共同开展两弹研制历史的研究和精神文化的展示与宣传。

  立足自身资源,开展跨界合作,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以联合办展等形式,使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立体化的样貌。

  2016年9月2日,《国殇•甲午战争史实展》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开展,展览再现了甲午战争悲壮的历史和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英雄气概。

  同年9月下旬,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在山东联合推出《民族脊梁——中国核武器研制史实展》。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最惨、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为新中国奠定了国防安全的基石,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强大崛起的重要标志。

  “之所以两馆联合办这样的展览,就是为了提醒国人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以史为鉴,将曾经蒙受的苦难和屈辱,转化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正能量。”李成君说。

  此外,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还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浙江大学与中国“两弹一星”》展览,与倪林海、谢顺两名核工业功臣的后人联合举办了《回归——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主题书画展等6次联合展览,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国两弹研制的历史背景和辉煌成就。(青海日报客户端)  

海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综述

  这是一片溢满生机活力的热土:浪漫的金银滩、圣洁的青海湖、金色的油菜花、连绵的祁连山、温润的“三河源”……环湖草原接天连地,山水生态相谐相融,高效畜牧业生机盎然。28万人、27个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奋斗同气连枝。

  海北古代是西戎、羌、吐谷浑等民族杂居交错之地。时至今日,在这近3.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各民族创造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光荣历史,正在开创富裕文明、守望相助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3年9月,国家民委将海北列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试点地区之一,由此海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再次吹响集结号。好事必须办好,大事必须大抓。州委州政府立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民族地区的统领性,把“民族团结进步建州”共识确立为自治州的六大战略之一,研究制定了《海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意见》及十个配套文件,并将省委确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重点任务细化分解成11大工程52项具体任务,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五年再提升”的步骤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在具体的创建实践中,海北州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和实施细则,围绕完善自治州地方法律体系出台了《藏语文社会使用管理办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辽阔海北大地处处涌动着齐心促和谐、聚力谋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热潮,到处洋溢着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良好氛围,涌现出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创建工作收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满意的显著成效,正如国家民委在《关于命名海北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的决定》中所指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海北模式’,为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树立了标杆,为全国民族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2015年12月,国家民委经过考核验收,决定命名海北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灿烂的“梦想规划”

  通过积极探索,海北州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创新创建做法,全力以赴推进示范州创建工作,描绘了一张灿烂的“梦想规划”。

  着眼创建工作全局性,促成创建工作新格局。海北州将省上确定的创建重点任务归纳概括为经济跨越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民生质量改善、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依法治理、社会管理创新、和顺宗教促进、宣传教育引导、夯实基层基础、干部队伍建设、全民素质提升等11大工程,细化分解成52项具体任务加以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制、干部包干制、州级领导重点承诺推进制、领导干部"1+10"( 从州级领导做起,每一名领导联系一个县、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寺院、贫困户、贫困学生、宗教人士等十个单位和个人)联系工作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定期督查制、严格考核达标制等“七项制度”,实现了全州各地各部门创建工作的共同推进和共同提高。

  注重创建工作创新性,实现宣传教育的新转变。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全州各级党委坚持党委先行带头示范学,坚持分层施教深入学,坚持载体创新带动学,坚持以组建一批特色宣传队伍、编印一套宣传教育知识丛书、制作选播一批宣传专题片、创作唱响一首乡土特色主题歌、编排演出一台主题文艺节目、制作展示一批主题宣传牌、编发一套校本教材、开展一批主题专访、购置一批学习教育书籍、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为主“十个一”工作为抓手融入学,扩面提质巩固宣传教育效果,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把宣传教育引导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始终,着力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八进”活动有声有色

  海北州立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涵盖自治州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全局性,扎实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在乡镇以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应用、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为重点,着力以创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在村社以教育群众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多渠道增加收入为重点,加强了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了十星级农牧户、文化中心户等创建,着力巩固发展邻里友爱、守望相助的友好关系。在社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纪守法、民族团结“五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解决进城农牧民后续产业发展和做好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并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楼栋”、“民族团结家庭”评比表彰活动和“新服务、新风尚、新生活”主题活动,着力建友谊、聚民心、促和谐。在州县直机关立足“三基”建设,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本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为重点,开展了“访民情、聚民心、惠民生、作表率”、“比学赶帮超”等主题创建活动。在学校按照“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创建思路,以扎实开展法律、亲情、理想、感恩、爱国、时事和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校园”活动为重点,在建好一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建好一个校史(民俗文化)展览厅(室)、建好一面文化墙、建好一处民族团结宣传栏、建好一批师生绿化美化点等主题实践活动上做了大量文章。在企业以促进企业内部团结和谐、巩固企地关系和谐、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引导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为重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了“搭建企业参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平台、企业为民族地区投资投智平台、企业吸纳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平台、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平台”为主的创建活动。在寺院深入开展了法制政策宣传、涉藏维稳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建设、寺院规范管理、寺院教风整顿“六项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的意见》等,持续开展了寺院“三比一促”活动。在军警部队,深入开展联建思想教育网络、联建和谐稳定寺院、联建基层政权组织、联建支援帮扶平台、联建应急处突力量、联建双拥工作体系的“六联建”工作,充分发挥了驻地军警部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州已达标命名挂牌的州县直机关单位达标率为98%,乡镇达标率为100%,村达标率为97.7%,社区达标率为100%,企业达标率为96.3%,州县直学校达标率为100%,寺院达标率为98.5%,驻地军警部队达标率为100%。

民族凝聚力更加牢固

  海北州始终坚持重在平时、抓好平常,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工作理念,特别是在创建工作中,选树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海北州刚察县、祁连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门源县和海晏县被省创建领导小组命名为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县;海北州2个集体、3名个人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5个集体、5名个人被授予“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集体”和“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名个人分别荣获青海省“民族团结之花”称号和青海省“民族团结之花”提名奖。2015年10月,州委、州政府表彰了全州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51个模范集体和83名模范个人。

民族自豪感明显增强

  海北州始终立足“加快发展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质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经济下行的根本出路,及时把握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加快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提质增效并向国家示范区迈进,推动工业“由重转轻、由传统向现代、由单一到循环、由初级到精深、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统筹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民生就业效益”转型升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统筹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海北州始终把大力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实施了一批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办了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解决了一些让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十二五”以来,全州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全面完成了总投资11.86亿元的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享有,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四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农牧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全科医生培养等取得明显成效,全州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健全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0元。

依法治理步入常态化

  在依法加快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进程中,海北州始终高举法律旗帜,立足实际以平安创建为抓手,建立健全了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服务体系,结合“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三官两员”进村入户、“三调联动”大调解等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和7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抓苗头、抓隐患、抓源头,及时依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州所有行政村的村警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营造了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团结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至目前,海北州四县全部进入省级“平安县”行列,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景区实现全覆盖。

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海北州紧紧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个战略任务,设立了800万元的民族文化发展基金,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突出农牧区这个重点,实施了一批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州所有建制村都有村级农家书屋;全州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4%,自办节目覆盖率跃升到90%以上,全州所有建制村实现互联网全覆盖。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州有4个全国文明村镇、4个全国文明单位,门源县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召开了首届“青海湖文化论坛”,提升了大型民族歌舞《碧海云天?金银滩》,编辑出版了《海北和谐颂》《海北民间故事选集》《阳光下的梦想》等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的丛书,持续开展了全州民族文化文艺节目展演活动,实施了第一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对29项濒危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挂牌设立了《青海湖转湖》等23处传习所(点)。

生态保护成绩斐然

  海北州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关系各族群众普惠福祉、关系子孙后代、关系地区乃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行为,认真落实《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扎实推进水生态和林业生态文明两个示范州建设,组织实施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地质环境治理等专项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结合实际创新落实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至目前全州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15.2%提高到17%;近年来坚决不再审批矿产资源开发类项目申请,转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和新兴产业,使得海北大地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乡愁更浓、家园更美丽了。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持续巩固

  海北州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强基固本、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因而,按照省委“加强基层组织、打牢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的安排部署,坚持重心下移的导向,突出服务基层的理念,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州制度建设、全州村级财务管理、全州社区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等“抓三基、强三基”的专门会议,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省内外建立的干部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了各级干部、各类人才分类培训,注重选拔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到不同工作环境和急难险重岗位加强历练,并结合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人民网青海频道)

海北州祁连山报社加强媒体融合新媒影响力持续扩大

  “网媒抢时效、纸媒抢深度、报网互动按照不同媒体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产品,为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区群众提供大量快捷、丰富的新闻资讯。”这是我州祁连山报社海北新媒微信公众号、今日安多藏文微信公众号、新华社聚媒体客户端等上线以来,利用新媒体优势,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的经验总结。近年来,祁连山报社加强媒体融合,新媒体在舆论引导、政策宣传、新闻传播、对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强化。

  为全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促进媒体转型升级,进一步抢占舆论主阵地,不断提升地市级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近几年,祁连山报社紧跟时代变化,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相继上线海北新媒微信公众号、今日安多藏文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海北客户端和新华网APP客户端等新媒体,接管了海北新闻网、新华网海北频道、人民网海北频道。通过几年的努力,转变了单一纸媒运作模式,实现了内容传播的集成和多平台、多终端展示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新闻生产方式。

  海北新媒、今日安多等新媒体上线以来,始终以“服务、时尚、权威”为主旨,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原则,坚持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大局,突出宣传州委、州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化改革、执政为民的新思路,突出宣传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中取得的新成绩,创造的新经验;突出宣传海北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鼓舞斗志,弘扬社会正气,用典型的力量感动社会。几年来,报社新媒体多侧面、多角度宣传州委、州政府确定的“五个海北”建设思路。积极宣传农牧业走现代高效畜牧业路子,实施集约化经营,发展高原全域旅游业以及城乡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民族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海北等全州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新闻媒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

  2017年,在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的支持下,海北新媒的日发送次数从一次增加到三次,发布新闻更加全面、快捷,受众面不断扩大,权威性不断增强。数字显示,从2018年至今,海北新媒共发布图文消息2221条,单条平均阅读量为2484.63次,总阅读量为530万余次。先后开设的《海北人讲海北故事》《这里是海北》《改革开放40周年》《榜样的力量》《我与我的祖国》等48个专栏,共发布图文消息近400条,总阅读量为64万余。截至目前,海北新媒订阅数达24600 户。今日安多共发布图文消息958条,总阅读量为100万余次。截至目前,今日安多订阅数为5623户。仅今年以来,有5篇稿件被中国藏语广播电台转播,其影响力正从海北逐渐延伸到广大藏区。新华社聚媒体平台共发布图文消息197条,阅读量达到1010万次;

  今后,祁连山报社海北新媒微信公众号、今日安多藏文微信公众号、海北新闻网、新华社聚媒体客户端和今日海北新闻客户端等新闻平台,将继续坚持“移动优先”和“内容为王”的原则,在做好全州重大会议、重点项目实施、基层党建等常规新闻报道的基础上,继续在典型模范、民族团结、脱贫攻坚等方面加强策划、做好选题、开好专栏。同时,进一步强化采编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增加原创内容,刊发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报道。力争在年底前使海北新媒订阅户数达到2.8万至3万户,今日安多用户数达到1万户以上,进一步扩大新媒的社会影响。

海北门源:宣传轻骑兵 让十九大精神入耳入心

  

  10月25日下午,天降飞雪,气温降至零下。

  14时许,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头塘村广场上聚集了近百位群众。55岁的牛有莲早早就抱着孙子来到广场:“村干部通知,今天有演出队来宣讲十九大精神,我们就赶来听个新鲜。”一些来得晚的群众没有占到广场回廊上的座位,连忙赶回家去搬凳子,不一会儿广场上就聚满了人。

  不久,在一首男声独唱《中华,我的家》的歌声中,该县“理论+文艺+扶贫”十九大精神宣传轻骑兵巡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接着,花海民族艺术团演员演唱的花儿——《盼望着祖国强大》,把观众们带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宣讲的氛围中,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编排的歌词,浓缩了《报告》的核心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呈现给基层群众。

  除此之外,宣传轻骑兵队伍还创作、编排了《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党的政策实话好》、《十九大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啥?》、《欢庆十九大》、《十九大报告的72次掌声》等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艺作品,用回族宴席曲、眉户戏、花儿、快板、歌舞、民间曲艺等多种文艺形式呈现。

  雪越下越大,表演到快板节目时,表演者——东川镇尕牧龙下村妇代会主任李存成的眼睛都睁不开了,但她还是充满热情地打着快板,努力大声地念词:“北京召开十九大,喜讯传遍普天下。总书记报告暖人心,句句说到心坎中……”

  表演回族宴席曲的四位演员都已年过半百,上场时舞台上已充满积水,但他们还是载歌载舞地投入演出,台下的观众也热情不减,有的和着节奏打拍子,有的跟着曲子哼唱,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在雪中看完了整场演出。

  一个小时的演出中,台上是文艺工作者送来的歌舞、戏曲、快板等文化大餐,台下是村民的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58岁的赵延年看得津津有味,“我没啥文化,《十九大报告》我在电视上也看了,可是好多东西并不是很明白,但回族宴席曲、眉户戏、花儿、快板这么的我能听得懂。”

  门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清介绍说,为增强基层群众了解、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繁荣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联合以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组建了由县花海民族艺术团、西滩乡边麻掌村眉户戏剧团、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队、东川镇尕牧龙下村乡贤孝文化队构成的“理论+文艺+扶贫”十九大精神宣传轻骑兵将在全县109个行政村、7个社区进行巡演,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进千家万户,让来自十九大的声音切实走入百姓生活。

  演出结束时,有不少村民前来收拾场地,他们都是本村的贫困户。李玉清说,巡演活动每到一处都会积极动员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参与巡演场务工作,给予其相应劳动报酬。“我们要让贫困群众参与到政府的活动中,让他们亲身践行劳有所得的道理。”这正是巡演活动 “扶志”的意义。

  与此同时,政府还向每个村提供1000元的扶贫资金,作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考录大中专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奖励帮扶基金,“我们不直接把钱交给贫困家庭的学生,而是要通过奖励手段,让他们形成积极奋进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争取更多的支持,分担贫困的压力”,切实让贫困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温暖,牢固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此次十九大精神宣传轻骑兵巡回演出活动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理论转化为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用亲民化的宣讲方式,普及党的政策精神,让戏曲歌舞成为理论最好的“翻译”,让理论充满“泥土味”,易于群众接受,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可口”的文化大餐。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温暖,激励贫困群众自食其力的动力,从而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为全面建成繁荣发展人民幸福新门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力量。(记者 赵睿)

“金门源”微信平台再次获得全省”微政务新锐奖“!

  12月16日,由新华网、新华社青海分社共同主办,新华网技术中心、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中心、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承办的2016年《青海省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发布会暨“青海省政务新媒体表彰会”在青海西宁召开。由门源县委宣传部管理运营的 “金门源”微信公众平台在全省选取的860家政务微博、微信平台中脱颖而出,荣膺“微政务新锐奖”。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清同志作交流发言

  这次新华社青海分社联合新华网共同发布《青海省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同时召开“青海省政务新媒体”表彰会。是继2015年之后再一次对全省政务微博、政务微信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真实反应了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在政务新媒体平台中的综合表现。

  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清同志作为获奖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她说: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强、速度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网民的青睐。2015年5月,门源县委宣传部为顺应新媒体发展要求,切实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积极探索,借用“金色门源”这一招牌为名,打造了“金门源”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始终秉承“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门源、服务老百姓”的宗旨,以“互联网+政务”模式,及时发布最具权威的新闻资讯、政策法规,推送优质服务资源,弘扬正气新风等,并通过不懈努力,已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展现门源发展成就、旅游资源、民俗民情等的重要窗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真正达到了“一个小微信,发挥大作用”的效果。 


“草根宣讲员”成百姓“小棉袄”——祁连倾心打造“三老人员”宣讲队伍

  祁连县本着“群众宣传理论政策、理论武装群众”的原则,立足农牧区现有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农牧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在群众中威望高、号召力强的社会资源优势。从全县45个村推选出75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转换角色”,组成“三老人员”宣讲队,以政策的明白人、发家致富和模范人物的带头人、为民办事的热心人,充当农牧区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科技致富指导员、信息传递员、先进文化传播员和文明生活导航员“六大员”,做好经济领域热点问题、民生领域难点问题、社会领域焦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新途径,打通思想宣传“最后一公里”,有效弥补和破解了农牧区思想宣传工作由于人员限制等因素造成的薄弱环节,使农牧区宣传思想工作落地不“失真”、触角难以触及根系的现实问题得到进一步扭转。截至目前,开展主题宣讲74场(次),走村串户45个村(社),800余户人家,受教育人数32100人余(次),受教育面达98%,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册),(其中藏汉双语资料30000多份),协助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3起。

    量才施教 宣讲能力上“给势”

  从提高“三老人员”宣讲队伍的自身理论素养和善讲能讲能力入手,做到既能讲好“普通话”,又善讲“本地话”,增强“看家本领”,能使得出浑身解术,玩得转“十八般武艺”,淋漓尽致挥发“六大员”的带点与辐射作用。县委宣传部和党校给宣讲队量身裁衣,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扶贫救助、低保医保、“三农”惠民、民族团结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编写“定制”成藏汉双语宣讲教材。坚持每年对“三老人员”宣讲队进行理论政策、宣讲技巧、省情州情县情、必备知识信息等内容为主的“菜单式”集中培训,给队员增加营养,增添能量,让“三老人员”首先成为创新理论的“明白人”。同时,利用“互联网+”,组建“三老人员”宣传信息平台,定期不定期发布最新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科技信息及省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传达省州县发展新思路等为主的宣传新内容,增添宣讲新元素,布局宣讲新框架,让“三老人员”成为宣讲的“行家里手”,做到宣讲方式上求“活”、宣讲语言上求“土”,宣讲内容上求“实”,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可亲可近可信的内容,努力将“理论文”说成“白话文”,确保老百姓的“理论学习”讲的生动,听就懂、记得牢、用得上,使农牧民群众随时随地汲取最新政策新法规和致富信息,增强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巧用载体 宣讲效果上“造势”

  与群众搭好话匣子,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坦然释放“蒙肚子”。“三老人员”宣讲员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理解上的难题,以拉家常、走田间地头的“零距离”互动方式,主动融入群众,在家长理短中,调理家庭邻里纠纷,用“大白话”把深刻的道理讲通俗,用形象的“口语表述”,把抽象的概念讲具体。从“一顶帐篷一匹马,一件皮袄走四方”的挤住帐篷到“游牧民进城定居”、庄稼人“尕茅庵变大瓦房”、“告别担生汉”(单身挑水)、牧区群众“酥油炒面到馒头炒菜”的变迁、社会发展成果、享受惠民政策、改革开放带来的“真金白银”等鲜活的事例和生活变化作为“家常话题”,面对面地引导帮助、心贴心地解疑释惑、实打实地说理点拨,让群众通过亲眼目睹、亲身体会、亲自感悟中,让大道理不再枯燥,不再疏远,从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一步凝聚人心和力量,从思想言行上不断加深道路自信。

  用好、讲好百姓故事,找准共同点,通过宣讲身边“最美祁连人”等典型人物事迹传递真情,弘扬真善美,倡导文明进步新生活,以今昔对比,引发共鸣,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产生共同心声,找到共同点。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把创新理论、致富信息、乡土文化、善行义举、村规民约等,以“理论+文艺+互动”的形式,融入非遗曲目“阿柔逗曲”、“郭米则柔”、“花儿歌词”及“三句半”、快板、灯谜竞猜等群众性娱乐活动中,以大众化的呈现手段,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把政策理论融汇其中,讲清、讲透、讲实、讲活,打通政策与群众之间的“生命线”,实现同频共振、无缝对接,使宣讲接触地面不“失真”。

  以调解民间纠纷为切入点,宣传《草原法》、《婚姻法》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当家”法律法规,利用“三老人员”多重身份,打造民间“名牌调解员”,协助司法等部门,及时摸排社情、舆情、民情,以现身说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各类民间及家庭矛盾纠纷,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使农牧民群众带着问题忧心而来,带着满意结果高兴而归,为推动农牧区普法宣传教育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健全机制 宣讲保障上“得势”

  出台《祁连县“三老”人员宣传队伍管理办法》、《祁连县“三老人员”工作补助办法》等制度,建立“三老人员”宣传队伍动态管理档案,把“三老人员”宣讲队伍的培训经费、工作补助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费25000元,解决工作经费人均500元,为“三老人员”宣讲队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从政策理论、科技致富、走村入户宣讲与调解民间纠纷、传播乡村文化的覆盖率和群众的接受程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量化考评,实行奖罚。逐步建立“规范管理、搭建平台、多层融入”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科学管理、引导“三老人员”宣讲队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余热,与各族群众共同谱写好“中国梦——我的梦”。(中国藏族网)

湟鱼洄游季 探秘青海湖:一尾鱼的生态贡献

  又到了青海湖湟鱼洄游的季节。作为在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中生存的主要物种,湟鱼每年5月至8月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然后成群结队溯流而上,在水流平缓的淡水河道繁衍后代,孕育新的生命。

  周而复始,湟鱼洄游今年有变化吗,让我们一同去了解。

  在刚察县的沙柳河、布哈河以及泉吉河,透过不是很清澈的河水,可以看到湟鱼或成群结队或独自前行,正在逆着湍急的河水向着心中的目的地不懈地努力着。河面上盘旋着成群的鸬鹚、棕头鸥等鸟类很迅速地抓起一条湟鱼并吞进腹中,精彩的鸟鱼大战正在上演。

  7月12日,2018年“又到一年湟鱼洄游季”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湟鱼家园”段和布哈河的中下游同时拉开序幕。

  直播刚开始不到一分钟,刚察电视台的微信公众平台点击率已经达到了25.2万次。

  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大家不仅仅是关心湟鱼洄游的情况,同时也在关注着青海湖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

  “今年的湟鱼洄游较往年相比,最直观的变化是,由于受持续强降水天气影响,青海湖面积扩大、水位升高、湟鱼资源总量增多,青海湖地区整体生态呈向善向好的趋势。”刚察县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才旦介绍。

  据当地气象部门遥感监测显示,7月3日,青海湖的水位高程为3195.27米,4日则上涨至3195.32米,24小时水位上涨了5厘米,已经超过去年最高水位3厘米。这种现象近十几年来实属罕见,有利于改善和修复环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增加大气湿度,同时对遏制周边沙漠化及生态保护将产生有利影响。

  青海湖湟鱼处于青海湖“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核心地位,湟鱼资源的衰竭将会破坏整个青海湖生态系统的稳定。1964年被水产部列为我国重要或名贵水生动物,1979年被国务院发布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列为保护对象,2004年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因此,保护湟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环境变化的“晴雨表”,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湟鱼的数量来观测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湟鱼,保护我们的家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省政府先后五次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

  30多年来,从政府到民间,青海人一直都在用功弥补着过度捕捞留下的亏欠和生态保护这门落下的功课。

  1992年1月,青海湖被列入《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5月,青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走上了法治的轨道;

  2007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

  这些为整合力量保护与治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吹响了集结号,为促进整个流域实现生态功能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带来了新希望。

  特别是2002年以来,刚察县借助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放生节已累计向青海湖放流大规格裸鲤苗种1亿多万尾,在严格实行青海湖封湖育鱼和开展增殖放流共同驱动下,青海湖裸鲤资源得到快速增长。

  而民间自发组织的护鱼队、湟鱼救援队、环保志愿者,也将对圣湖精灵的情感关注体现得淋漓尽致。

  湟鱼!湟鱼!湟鱼的命运牵扯着所有关心生态建设的人们的心。

  资料显示,2017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由2002年的0.26万吨恢复到8.12万吨,是保护初期的31倍,其中人工增殖放流对裸鲤资源量恢复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有力促进了青海湖地区整体生态向善向好的趋势。

  2008年以来,刚察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连续实施了4期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果。总投资5668.2万元,分别实施了工程固沙、封沙育林草、沙地灌木造林等沙漠化土地治理和湿地保护、生态林建设。经过10年的封育、季节性封育的植被盖度由42%-50%,提高到60%以上,全年封育植被盖度由32%提高到40%以上。综合实施保护了青海湖流域湿地、草原、森林、野生动物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功能,改善了野生动物栖息、生存、繁衍地的环境。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态观念逐渐转变,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天蓝、草绿、山清、水秀的美景吸引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伴随着每年一度的“湟鱼洄游”尽情地铺展开来。(尹耀增 刘伟)

青海湖迎来湟鱼洄游季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条湟鱼在洄游。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盛夏时节,在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中,湟鱼开始成群结队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到上游淡水河产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几只棕头鸥在等待捕捉跃起的湟鱼。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湟鱼在跃起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一只棕头鸥捕捉到一只湟鱼后飞离水面。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湟鱼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的湟鱼跃起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7月6日,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的湟鱼跃起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湟鱼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湟鱼在洄游。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棕头鸥“错过”一条湟鱼。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棕头鸥在觅食。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棕头鸥捕捉到一只跃起的湟鱼。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棕头鸥捕捉到一只跃起的湟鱼。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湟鱼在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条湟鱼在洄游。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几只棕头鸥在捕捉跃起的湟鱼。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湟鱼跃起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几只棕头鸥等待捕捉跃起的湟鱼。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湟鱼跃起向上洄游。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上空,几只棕头鸥在河面上飞翔。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一只棕头鸥捕捉到一只跃起的湟鱼。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湟鱼广场,两名游客在观赏鱼缸中的湟鱼。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摄

    7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里,几只湟鱼在水里游弋。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