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 一线见闻】边麻掌村来了个“文化支书”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9-05-21 11:03:48
编辑: 潘定措

       在祖国的民间文艺百花园里,有一支奇异的“花”叫“眉户”。它萌芽于陕西的“眉”“户”二县,播撒于青海的河湟谷地,绽放于冷龙岭雪峰下的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边麻掌村。

       门源县文化局副局长、边麻掌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延生与这支奇异的“花”、浪漫的村庄、厚道的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使这支“花”盛开得更加娇艳灿烂。

       边麻掌村由于地理条件差,气候异常等因素,农业收入较低,曾经是省定贫困村。为了改变边麻掌村落后的面貌,村“两委”动了不少心思,利用边麻掌村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特有的优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让群众吃上“文化饭”。2018年,边麻掌村实现脱贫,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谈起如何从县文化局的副局长成为边麻掌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延生感慨万千:“地处高海拔脑山区、常年受灾,一直制约着边麻掌村的发展。为了增加一些收入,村里有能力的、年轻的都外出打工了,导致村里党员严重老龄化,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时,选不出合适的人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再者边麻掌村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的优势,而我又是搞文化的,为了让眉户戏成为搞活边麻掌村的抓手,2017年11月,组织上选派我到该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王延生上任后,走村入户熟悉情况,然后根据村里的实际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写出了三年的任期规划,立下三年内力争将村子发展成为标杆村的“军令状”。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何让村子发展起来,思想转变最关键,转变思想观念首先得从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开始,而各项工作制度和党建是开始的关键。

       理顺村上的各项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会议制度,制定新的村规民约,推行移风易俗,关停村里的麻将馆,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每个月5号开展“固定党日”活动,建立党员示范户、示范岗、先锋队……一系列举措逐一实施,边麻掌村的面貌从此开始转变。

       在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的过程中,一项得民心的工程为边麻掌村党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的“三向培养”工程启动。目前,已有42名积极要求进步的群众向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为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王延生制定党员一对一的培养计划,实行了传帮带式的观察跟踪培养。2018年4月,村里的眉户戏剧团成立党小组,把党建建立在产业链上,确立了“党建搭舞台、文化暖民心”的县级党建品牌。

       走进边麻掌村,穿行在新修的硬化路上,农家庄廓院墙上形形色色的眉户戏脸谱不时从眼前掠过,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不禁扑面而来。

       王延生带着记者走进“眉户戏百年文化展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油然而生,一间承载着眉户戏一百多年发展变化的小屋子只有30平米,里面除了有近百年来演出所需的服装、乐器外,还有眉户戏人悉心收藏的五代剧团人遗留下的珍贵物品和边麻掌人自发捐献出的自家收藏的关于眉户戏发展的文史资料……300多件物品按照时间顺序分门别类陈列在展览馆内,向人们讲述着眉户戏发展的历史。

       “眉户戏百年文化展馆”旁边就是村里争取项目投资、提升改造后的新广场。广场上红色的休闲长廊,为乍暖还寒的春色增添了一抹亮色,院墙上的百米文化长廊也很显眼,文化长廊上张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

       除了广场的改造提升,王延生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争取到了设施提升工程,村里新修了硬化路,用电线路也升级了,实现了联通、移动、电信“三网”入村入户,厕所、路灯都有了新变化,边麻掌村焕然一新。

       王延生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有他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如他所说:“要想在群众面前树形象、立威信,取得群众信任,就得和群众打成一片,就要干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风雨彩虹、百年一戏,五代薪火、一脉相传。如何用好用活这一“传家宝”,让眉户戏成为边麻掌村人的幸福产业,王延生积极想办法、谋思路,确立了以眉户戏为主体的文化旅游战略目标,开启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特色、创建名优品牌、振兴乡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新征程。

       为了有效盘活边麻掌村眉户戏剧团适应市场化运作方式,村里的党支部牵头创办成立了“西滩乡边麻掌村兴旺眉户戏剧团公司”,筹措注册资本35万元,同时还建立了“党支部+剧团+群众”的运作模式,通过到企业、到学校、到村社、到机关、到外县演出,与门源县的其他非遗打包同台运营,与其他文化产业捆绑共存,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的新格局。

       2017年以来,边麻掌村眉户戏剧团通过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春节文化活动、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广场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等平台,不仅有效传承了传统非遗文化,同时还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的收入,目前累计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剧团个人收入1.9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个人收入“双赢”。

       为了打造乡村眉户戏品牌魅力,提升剧团品牌形象,2018年上半年村党支部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广泛征集了眉户戏剧团发展的标识和村级特色艺术大门、村级广场标志性雕塑。剧团和门源县福鑫文化开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眉户戏旅游衍生产品,目前共开发民族团结、创建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卡通人物、笔筒、车载饰物等60余件,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文章”。

       2018年5月,边麻掌村的眉户戏走出家门,上了西宁市中心广场的百姓大舞台;10月,王延生带着眉户戏剧团,到眉户戏发祥地陕西省眉县、户县、西安、临潼等地开展了以“寻根问祖、携手奋进”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

       除此之外,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还成立了边麻掌村金露梅生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打破了边麻掌村无村办企业,无集体经济的历史。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也在边麻掌村落地生根,村里的荞花猪、土鸡蛋等特色农畜产品以及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推陈出新,群众收入进一步增加。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王延生的带领下,通过全村群众的不懈努力,边麻掌村村级硬软件设备不断健全,村级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营造了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围。该村先后获得青海省首批法治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进村,海北州第三批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基地,全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村、门源县“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示范村、全县平安创建先进村、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