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专题
【我和我的祖国】我们的电影缘分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9-05-16 15:38:28
编辑: 潘定措

       可能是1952年冬季,父亲驾好单套马车,往车盘里铺了两抱青稞草杆,我和母亲坐上车,我们一家三口在冬日西下的时候去县城看电影,我们家离县城十多公里,父亲扬鞭催马,说走慢了看不上电影。

       坑坑洼洼的大路上越来越热闹,坐车的、骑马的、骑毛驴的,更多的是三五成群徒步走的,都朝县城方向急匆匆地赶路,大路上尘土飞扬,笑声琅琅,谈论着电影长电影短。没见过电影,都说些捕风捉影的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人们都认为电影新鲜、神奇得没法估量。

       快到县城时,大路就满满当当的了,有了一种熙熙攘攘的感觉。

       门源县城四四方方,囫囵一座,四面城门完整无损。我们到县城时天色已暗,东门外是街上人的耕地,地里到处卸了车,拴了马,人们的吆喝声和车马的铃铛声响成一片。

       影幕是一大片白帆布,将近一尺的黑边子,挂在东门外的城墙上,我现在谋量,可能在浩门镇南面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那儿。影幕前观众黑压压一片,发动机突突突的声音特别响,电影放映机上挂的电灯泡照亮了半个夜空。

       其实我没看上电影,我在父母的怀抱里睡着了,不过脑海里印有一个白发毛女的巨大头影,那是父母轮换抱我时,我偶尔望了一眼影幕的结果。绝大数人不知道演什么片子,但从电影中学会了这样一首歌:

"岸畔上开花,

岸畔上红,

受苦人盼望好光景。"

       后来我们知道这是电影演片里唱的曲子,那次门源首场电影演的是《白毛女》,是配合解放初期农村土改运动进行宣传、制造舆论的。紧接着1952年开始减租反霸,1953年开始实行农村土地改革。

       这是门源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电影,这也是我和父母有生以来的第一场电影。

       电影的功能不可小估,电影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文化娱乐性,也在于思想教育性、在于政治鼓动性。黄世仁的逞性妄为,黄母的豺虎肆虐,使心底善良的人们对他们深恶痛绝了一辈子。

       后来县上有了电影放映队,一年半载被请到生产队给社员们放一两场。我们那个年代庄子上放映电影是全庄子地的大事。早晨出工的时候,生产队长安排一辆马车到县城去接电影放映队,整个庄子就立马沸腾起来。

       唱电影啦!

       今晚唱电影啦!

       人们奔走相告,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左右邻舍谁见了谁都特别亲切,男女老少,心情都好,连以往有点小恩小怨呕气的、相互不悦的,由于将要放映电影的喜悦冲动,矛盾悄然化解了。

       那一天大家都觉得日子特别长,尤其到下午,太阳好像縻在西天边上了,老大工夫一动也不动。放学后,我们这些小伙儿首先行动起来,给老牛拔草,给尕毛驴饮水,姑娘们在水沟沿上洗洋芋洗白菜,然后在家里担水煨炕。大家都忙忙碌碌地干自己的活儿,相互见了没工夫说话,都抿嘴一笑,把高兴都压在心底里。

       庄子中间那块空地上,队长已经安排两三个小伙挖坑栽杆子,接着把影亮子从四个角用绳子拴在两边的杆子上,扯得紧紧的,绷得展展的。当初人们把影幕叫影亮子,可能是借用皮影戏的一种称谓。

       这一天社员们收工也比往常稍微早一点,黄昏时候全庄子开始炊烟袅袅,夜幕还没苫住天空的时候,电影场子上已经围得水泄不通。

       电影放映结束,几天里人们余兴未尽,大人小孩都谈论电影里的事儿。我想当时人们还没有艺术创作的意识,都认为是把生活中的真实事情全部搬到影亮子上了。

       电影的事太稀奇古怪,影幕上那么多的人是从哪儿来的?是电影机子里装的吗?那么小的黑匣子真能装啊!人们对影幕疑虑重重,不止一个人看电影看到一半时,就要到影幕后去看个究竟。有的还不死心,用手在影幕上摸来摸去,仿佛影幕那片帆布里藏着机密。

       我们娃娃们没那么多探讨,我们尽模仿,电影《民兵的儿子》放映后,娃娃们都做弹弓,把小石子弹得满天飞。《上甘岭》《董存瑞》一演,小伙子们都想去参军,都想当战斗英雄。《刘三姐》一放映,可把男人们的魂摄走了,不再大吹大擂、大说大笑,男人们心事重重地都在沉默,像把人世间的事看透了一层。有几个机灵一点的年轻人,学会了几句刘三姐甜蜜醉人的山歌,有空没空地哼"十个男儿九粗心",哼了大半辈子心也没细多少。

       1964年春,乡下演电影《夺印》,田华扮胡素芳这个正面角色,还有一个正面角色姓何,是村支书。有个坏女人每天早晨提着盛饭的笼子满庄子喊:"何支书,吃早饭来!何支书,吃早饭来!"她无中生有,企图是让人们知道她和何支书关系如何亲密。

       一句"何支书,吃早饭来"被人叼到嘴上喊了好多日子。其实《夺印》是配合当时的"社教运动"发动群众。

       后来,乡下演电影的次数多了,可是电影片子少了。再后来直接演"老三片":《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乡下文化生活贫乏,这些影片演多少遍看多少遍,演到人们熟悉了故事情节,几乎记住了全部的画面和台词。

       到电影院看电影是我到县城上学以后的事,每到周末,我们一帮学生就围拢在电影院售票窗口和检票门口,一张票一角五分,后来三角,学生半价,有时也混进去一次半次。当时我刚到民师,到电影院看过古装戏《三滴血》《生死牌》,还有《送别》。

       改革开放初期,影片解除禁锢,一大批优秀影片相继上映,州、县两座电影院一时红得发紫,天天门票卖光,场场座无虚席。

       当时电影院内的状况你现在想也想不到。冬季,几个超大铁炉轰轰隆隆,给人一种烟熏火燎的感觉,一大批抽烟族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高大的影院大厅里充塞着浓浓的烟雾。更有女人孩子们,从影院门口花五分一角,买一纸筒葵花籽,边看电影边嗑瓜子,侧耳细听,整个影院除了喇叭,另有一片窸窸窣窣葵花籽的声音。电影散了,地下铺了一层瓜子皮,不小心能把人滑倒。

       1968年我在北京宽街水簸箕胡同看到过黑白电视,回来我讲给家人和邻友们,当时我的提法是,以后坐在家里可以看电影了,人们似信非信,觉得我说的是镜儿里的话。

       时代发展飞快,1983年我任教的东方红小学有了电视室,有了大彩电,校内教师、职工家属和孩子们每晚聚在一起看电视。过了两三年,电视开始大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家购买了电视。1985年我家有了黑白电视,1986年买上了彩电。

       电影被大家悄然冷落了。

       直到有一天发现过去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电影院突然被拆除。面对现实,我百思不解,心里有一丝惆怅,觉得我们对不住那两座影院大礼堂,那是我们经欢声笑语的地方……

       电影受到电视、电脑、网络的强力冲击,然而电影依然根据自己的特性努力发展着。

       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他各种艺术的特征,又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几年二十年以后,我在嘉峪关方特看了3D电影,是非常不错的一部短剧,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用很短的时间生动、新奇、直观、形象地讲述了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变过程。

       还有,电影通过“蒙太奇”手法将一些镜头进行组接后,便能够达到引导观众注意力、影响观众情绪与心理,并以逐渐放大的方式突出主体,激发观众丰富联想力的目的。

       在西双版纳我还看了一种复合式的电影,就是舞台上真人真演与电影影幕上的画面巧妙组合,使我们觉得人在电影中,又在电影外,观赏的画面亦真亦假,虚虚实实,不受时空限制,故事离奇,情节玄妙,悬念连连,出奇不意。

       当然,现在的电影搬到网络上去了,不只是电视中的电影频道,曾一段时间,我在平板电脑上选择相关软件,接二连三地看了好几部老电影。

       智能手机屏小是小了点,不过下载相关软件打开看,足够让我们过把电影瘾。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