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人物故事
平凡人家的好家风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9-03-04 14:56:30
编辑: 潘定措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尼玛卓玛在去年12月22日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专题作了《自觉树立良好家风》的党课,反复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

       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好家风。

       在刚察县有这样一对离退休夫妻,一家三代14人,8个党员、9个大学生、2 个研究生。他们在党政机关、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里或是骨干,或是领军人。这个大家庭有什么优良的家风?用主人公两位耄耋老人的话,就是“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

       下面就来说说这个大家庭的两位家长:88岁的张玉忠和80岁的王桂生和他们的好家风。

       张玉忠老人:“没有国哪有家,没经历过旧社会就难以体会现在我们对党和国家的那份热爱。”

       王桂生老人:“我俩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教育好子女,这才是对党最大的回报。”

       这些曾在影视作品中耳熟能详的台词零距离从两位历经近一个世纪老人口中讲出时,那种清晰可触、源自老人内心对党的感激和深情竟是如此震憾,令每一个闻者热泪盈眶。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张玉忠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身板硬朗,军人气质依旧。谈到家风,老人脱口而出的两个字是“爱国”,而这正是张家人共有的特质。

       因为抗美援朝时被炮震聋双耳,老人说话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1932年,张玉忠出生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3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改嫁。家中多出了一张嘴,生活困顿的继父从不给他好脸,还时常会受到体罚。为了不让母亲为难,幼小的张玉忠从不顶撞继父。12岁,他决定自己养活自己,便离开母亲到地主家当长工。

       在地主家受的苦张玉忠一辈子也忘不了。“刚开始放猪、打扫庭院,稍大一点就和其他长工一起干活。吃的是一点吊命的饭,住的是地主家伙房,没有被褥,砖块当枕头,一年四季光着脚,冬天一件破衣上挂点棉花就是棉衣,夏天去掉棉花就是单衣,受欺辱是常事。”

       1948年11月,偶然的机会,村里来了一位探亲的当兵老乡,看到16岁的张玉忠又瘦又小,就问他想不想去当兵,当兵有新衣服穿有饭吃。

       “那时候年纪小,根本不知道当兵是干什么,听说能吃饱饭,立刻就同意了。”就这样,从未出过村的张玉忠参加了当时国民党董其武的骑兵部队。几个月后的1949年9月19日他所在的骑兵部队跟随董其武将军起义。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已是副班长的张玉忠随所在部队开赴朝鲜,组织上把保管军事地图等重要工作交给了苦出身的张玉忠。在朝鲜的两年多时间,他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因为表现优秀,从朝鲜回来就提拨为班长、副排长、排长,授予个人三等功。

       “从当兵到现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都已经深深刻在心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日子就是1953年9月25日入党,半年后的1954年4月13日转正,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几十年前的事,老人讲述时就像发生在昨天,每一个时间段都记得非常清楚。

       1956年,为支援地方建设,张玉忠所在的京津部队1600多人转业到青海工作,他分配到湟源牧校团委,这期间他结识了王桂生并结为夫妻。1958年,根据组织上的工作需求,他主动要求调到刚察县。

       说到张家的家风,离不开张玉忠相知相守60多年的老伴儿王桂生。

       一个贫困家庭出生的女孩子能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大学生,王桂生也有着坎坷的经历。

       1949年9月湟源县解放,父母响应政府号召送9岁的王桂生进了校门。

       “1955年,王桂生小学毕业考上了西宁女中(现西宁一中),尽管有父母支持,但上到初二时家里再也没钱供她上学(当时学校只收伙食费),生性倔强的王桂生怎么也不愿意放弃学业。日夜为上学所需费用发愁时,亲戚介绍说有一个转业来的外地小伙子人不错,如果愿意结婚他可以供你读书。“当时我就一个心思,只要8块钱的伙食费有着落能继续上学,不管是谁我都嫁”酷爱读书的王桂生就这样在17岁时把一生交给了一个陌生人。

       “可能是老天眷顾,没想到我赌对了,找了一个好人”说起60年前的选择老人满脸幸福。

       “我这个人认准的事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光要做还要做好。”满头银发的王奶奶思路清晰、表达严谨,与生俱有的“倔”丝毫未减。

       有了丈夫的资助,王桂生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时作为班干部的王桂生是那年唯一一个由组织安排工作的学生。

       1967年,为了照顾父母和自己的家庭,她主动要求从西宁调到刚察县工作。

       从组工系统退休20多年的王桂生在工作期间党性强、原则性强、工作极其认真是出了名的。

       在刚察工作过的人这样说,到王桂生那里参加入党学习、提交入党前思想汇报或参加有关党组织的一些活动是所有人非常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事情。他们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一位同志因转组织关系找到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王桂生。见到王桂生他顺手把折叠起来的材料从身后的裤兜里掏了出来。此情此景让王桂生非常生气,质问他怎么能把党组织关系放在裤兜里?当场严厉批评他的做法,并告诉他这是一个党员要放在胸口、放在心里的神圣信仰。来转关系的那位同志在王桂生的办公室接受了足足一个上午的党性教育。

       或许有人会说是不是太严格了?然而得到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多么认真啊,现在太缺这样执着的人了!”

       知道张玉忠和王桂生的刚察人还有一个共识:“他们两口子不光对工作特别认真严格,他家的几个娃娃从小就教育的好,上学时学习刻苦,参加工作后也都是把好手。”

       爱学习是这个家庭最大的特点。

       在爱国报国思想影响下,没有多少文化的张玉忠无论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学习是他的头等大事。在部队学会用四角号码查字典后,无论行军还是打仗,只要有一点时间每天坚持自学几个字。到地方工作后珍惜每一个培训机会刻苦学习,婚后,大学文化的老伴儿无疑是他最好的老师。

       “让我最骄傲的就是娶了一个高学历的妻子,她不仅是我生活上的好伴侣,更是我进步的好老师。”提起老伴儿,张玉忠老人开心的像个孩子。

       这种爱学习的作风延续至今。“从结婚到现在,我们家一直都订各类报纸和杂志。现在也是每天早上11点报纸送来后开始看报,午饭后接着看到下午3点。”

       使用了几十年、用布粘了又粘的《四角号码新词典》和《新华字典》被老人珍藏着,孩子们说这是“传家宝”。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建设,好的家风往往能够影响和塑造几代人。

       对待子女,两位老人从来都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他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身教胜于言传,夫妻二人的爱学习也让儿女们从小养成了好习惯。

       王桂生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当年解决全家穿衣的功臣——一台老式缝纫机几次搬家都没舍得扔。父母、弟弟们和儿女们的衣服都是我一针一线做的,邻居和牧民谁求到我也给他们做,能帮则帮是我俩做人的原则。如果说那时候最大的成功是什么?就是不怕吃苦。”

       张玉忠回忆:“以前虽苦,但我们向来重视家风,因为从良好的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才不会迷失方向。”

       “我家的人都比较好学,学风也比较浓厚。父母对待工作既严谨又积极,如果在工作中碰到难题,就算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想办法解决,从不往后拖,以实际行动教育着我们。”从县医院退休的大女儿张玲在电话里说。

       在金融系统长年担任基层负责人的大儿子张军眼里,父母一生都在坚持学习,记忆中家里总是有很多报刊和杂志,对父母伏案苦读的身影记忆犹新。“两个姐姐、我和弟弟上学后,父母要求很严,我们都很听父母的话,学习刻苦,从小都爱看课外书。现在我们的子女也都读书认真,工作专注。”

       因为眼睛老花越来越严重,现在张玉忠老人读报有些费劲,但每天依然坚持着。马上90高龄的他还在儿孙们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脑,除了看报、看电视,用电脑看世界也成了老人每天必做的事情。看着老人熟练地操作电脑,心头莫名有种感动,这恐怕是笔者新年镜头里最“酷”的画面了。

       爱学习的老俩口因为知识面广成了干休所老人圈里受欢迎的人。

       “老张和老王在我们这些老人中年龄算大的,知道的事情也多。只要聚在院子里,常听他俩给大伙儿说道。但如果有人报怨说这不好那不好的,要让老张听到了那绝对不行,一定会批评你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里还不知道满足。”在院里聊天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眼里流露出钦佩的神情。

       采访时,沙发上放着老干局发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这本书王奶奶每天都会看,“这些书一定要认真看思想上才不会掉队”。

       工作时获得过多次表彰的两位老人,又先后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职务,一贯的工作作风让他俩又获得了不少荣誉。

       对退休后的生活二位老人有自己的要求:“虽然我们离退休很多年了,但是学习可不敢放松,精神口粮不能丢,精神永远不能退休。电视上的新闻联播我俩每天要反复看,这样才能了解党的政策,清清醒醒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老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久前,远在西班牙工作的外孙女借探亲的机会组织家人给王奶奶过80大寿,想把亲戚朋友都请来热闹热闹,可是二老坚决不同意,说党组织三令五申党员要遵守“八项规定”,必须要严格执行。最终,除了自家人只请了王奶奶的几个弟弟参加了这个重要的家庭聚会,而且所有费用两位老人坚持自己承担。

       良好的家风是家中的无价之宝。

       2007年5月1日是两位老人的金婚纪念日。

       全家人手一本《论语》是两位老人送的礼物,书的扉页写着张玉忠爷爷写的四句话:“静心仔细品味,感悟论语真谛;获取心灵快乐,找到个人坐标。”

       “聚会时老父亲说,每个人都要感恩共产党,不能忘记共产党的恩情。退休了的要继续学习不能放松自己,操持好家庭;在职的要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孩子们要加油学习,一年比一年进步。”

       “那天我们每个人都很感动,以有这样的父母为荣,也把父母的叮嘱当做自己行为的标准。”张军感慨道。

       一个家庭的家风,看不见,摸不到,却渗透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王桂生说“人心要向善,活着就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我们在牧区工作了几十年,深知牧民群众对医生的需要有多迫切,4个儿女有3人从事医疗卫生事业,从他们取得的工作成绩来说我俩还是满意的。”

       “从小父母亲教育我们最多的就是要做好事,要行善积德。其实当医生也一样,不仅要有技能,更要有一颗善心。”不愿多谈自己的张玲说。

       “我父亲是位祥和、稳重、责任心强,脾气好的人,和母亲同心同德,任劳任怨,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他们红脸或吵嘴。父母还不计前嫌接济老家的爷爷奶奶,不是寄钱寄物,就是回老家探望,还请他们来青海小住。我们姐弟4人无论小时候生活在一起,还是现在成家另住,也从没因赡养老人或其它家务事产生过矛盾。父母亲思想开放,什么事都拿得起放的下,他们的言行深深的影响着全家人。这几年,我们常带父母出去游玩,遍访美食,只求在父母有生之年多陪陪,老人们心情愉快,做儿女的才会心情舒畅。不管是我们这个大家庭,还是三口小家庭,都沿袭着‘勤劳善良,勤奋好学、敬业爱岗、孝敬老人,家庭和睦’的家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和和美美。”张军这样说。

       1988年张玉忠从县科委离休,1995年王桂生从县直属党委退休。离退休后,两位老人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读书、看报、旅游……

       “赶上了好时代,在儿孙们的陪伴下我俩国内国外旅游去了很多地方,这种幸福让我们除了感恩再没有其它语言能替代。”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为了让老人安享晚年,张家的孩子们历时几个月走遍西宁市各个楼盘为老人选购新房、装修、买家具、购置所需物品。而老人把卖旧房的钱分给了4个儿女。“晚辈们非常孝顺,家里的什么事都是他们操心,我俩生病有医保,退休金足够过好生活。”

       家中无论谁过生日,二老都会送上红包:“进了我家的门就是一家人。”张家的家风也影响着两个女婿和两个儿媳,他们同样工作敬业、孝敬老人、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让这个家变得更美好。两个孙子还利用假期陪护二老游台湾,圆了老人的心愿。

       两位耄耋老人现在的生活轻松自如无需太多照顾。“儿女们不同意请保姆不是怕花钱,觉得那样只会依赖别人,鼓励我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商定每家10天轮流来照料我俩的起居,但每天都会有人不是打电话就是来家照顾。托靠从医的儿女多,我几次生病又能转危为安。儿孙们十分孝顺,我俩也要以积极的心态活着,不给儿女加负担,不给组织上添麻烦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要强的王桂生一如既往。

       两位老人的家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大本营”,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欢声笑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已走过60年钻石婚的张玉忠和王桂生老人对彼此依旧疼爱有加,寥寥话语中透出的是满满的爱。张玉忠常对儿孙们说:“奶奶是我们这个家的天,没有她就没有我这个好家庭。一家人互相体谅,互相谅解,什么事都商量着办,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王桂生给老伴儿的评价就三个字“有涵养”。“他什么都不计较,正是他的这种包容之心让我们的家非常和谐。”

       采访中,老人一个沉重却极感人的话题不能不提。

       王桂生说,“在刚察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对刚察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就是我俩的第二故乡。很久以来一直想回去看看,可是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成行。二十年前我俩就有了一个决定,将来不买墓地,只求把骨灰撒在刚察的草原上,心中那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就是我俩最好的归宿。”

       两位老人的这个决定刚提出时,中国人传承下来的养老送终习俗一时让儿女们难以接受。

       看到父母态度坚定,姐弟4人多次私下沟通后还是选择了支持:“刚察毕竟是父母生活和工作了半辈子的地方,在那里父母奉献了青春、见证了爱情,承载着他们太多美好回忆。刚察同样也见证了我们姐弟几人的生活、学习、成长和进步,也让我们热爱和留恋。因此,父母的决定无可厚非,当儿女的有什么理由不理解、不支持呢?”

       按照采访惯例,二老孩子们的成就应该在采访范围,然而最后还是没能说服两位老人的“倔强”。

       一辈子低调做人、兢兢业业的两位老人一直强调自己是特别平凡的人,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不愿接受采访,以致于采访计划一再延期,对于儿女他们更不同意报道。“两个从医的女儿已经退休了,成绩也是她们的职责所在。两个儿子还在岗位上,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对得起良心就是最大的成绩。”

       笔者遵从了老人的意愿,作为对读者的答复,从旁处了解到二、三事:在县医院当妇产科大夫的大女儿张玲在临退休时被牧民群众苦苦挽留;在省人民医院工作的二儿子张斌(研究生)早已成为工作领域的佼佼者;第三代中1人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1人在山东一所公立医院工作,1人硕士毕业后在西班牙工作。

       善是张家人行动的自觉,仁是张家人履职的本能。在仁善家风的影响下,张家子弟平和中正,延续着良好家风。

       “天下之本在家”。张玉忠和王桂生老人的家庭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平凡的家风恰恰是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体现。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