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人物故事
用生命拯救生命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2-21 08:43:26
编辑: 潘定措

     “我们不是军人,但随时待命。只要有救援需要,我将不顾白天黑夜和严寒酷暑。”

     见到李一帆时,是在2018年12月25日全省举行的第三届“最美青海人”颁奖典礼上,他作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海滨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荣获见义勇为类提名奖。

      成立刚察县海滨救援志愿服务队,并不是李一帆刻意所为,而是在一次救援后,才萌生了成立救援队的想法。

     2015年3月的一天,刚察县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村的三位青年牧民,在泉吉乡踏上青海湖一望无际、平展光滑的冰层玩耍,不知不觉走向冰封的湖深处。

      此时,湖面上狂风劲吹,随着一声“咔嚓”声,三人身后冰面开裂,三人站立在一块一百多平方米左右的浮冰上,浮冰慢慢移向湖心,惊魂未定的三人才想起报警求救,当地派出所民警们赶到事发地点却束手无策。

      “只有船只划行到浮冰旁,才有营救的希望。”由于封湖育鱼,当地打鱼为生的农民早在几年前全部转行,寻找一只船的希望几乎为零。

      此时,有人想到了曾以捕鱼为生、水性极好的李一帆。当时,已转行做生意的李一帆正在天峻县配货,接到求助电话,他随即调转方向盘赶往事发地,并联系了表弟代志刚。

      “到达刚察后,我们从家里的犄角旮旯找出了被灰尘淹没的橡皮筏和其他工具,直奔出事地点。此时岸边站满了闻讯赶来帮忙的人,厚重的坚冰在狂风的推动下,互相挤压,冰锋外露,充满了危险。”

      时间紧迫,不容思索。李一帆和代志刚顾不上橡皮筏子是否安全,一个箭步跨上橡皮筏子,冒着坚冰划破橡皮筏子的危险,顶着怒吼的狂风向黑魆魆的湖心驶去。

      午夜时分,凭着对青海湖的了解和从小在湖上打鱼的经验,两人绕开一块块移动的坚冰,将困了8个多小时的三人安全带上岸。

     事后,李一帆常常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和大家期望的眼神,于是有了自己成立一支救援队的初衷。

     在青海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完成了近十个月的正规训练后,2015年底,由李一帆发起的刚察县海滨藏城救援志愿服务队成立。

     作为青海湖畔唯一的一支救援队伍,如今,在7名队员的努力下,志愿者发展到了200多人,其中有医生、警察、老师、学生、牧民、机关工作人员等。

      在李一帆及救援队的凝聚下,这支社会力量从最初的青海湖救援,扩大到了湟鱼拯救、防汛抢险、地质灾害抢救救援、交通事故救援、冬季草原森林防火扑火、雪灾救援等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和环境保护中。

     三年来,救援队营救青海湖冰面被困僧侣、被洪水围困的牧民群众、掉入冰层的羊群、落水儿童、洄游搁浅的湟鱼等40多次。其中参加大型救援6次,自发组织救援湟鱼30多次,先后救出14人、羊500多只、湟鱼上百吨……

     2015年,李一帆被刚察县泉吉乡政府评为“泉吉乡舍己救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救援队被海南藏族自治州评为“营救青海湖冰面被困僧侣工作先进集体”;

     2016年,救援队被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文明办评为“青海省学雷锋示范点”。李一帆被刚察县政府县民族团结办评为“刚察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

     2017年,李一帆被海北州评为“海北州第四届道德模范”,被团省委评为“青海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被刚察县委评为“优秀党员”。2018年被评为“最美青海人”提名奖。

     每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都是李一帆及救援队的一次生死考验。他见义勇为的事迹在青海湖畔的牧民群众间广为传播,也在刚察草原弘扬起了“见义勇为”的正能量。

     “将老一辈人手里所学的自救技能发挥出来,解救更多处于危险中的人,这是我的责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在青海湖畔的农民,对青海湖的一草一木、一鱼一鸟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最大的愿望是保护好青海湖,让游客安全、让青海湖环境更好,使更多的人喜欢这里,爱上我的家乡。”

     李一帆深知,这支高原救援队,在青海湖地区人群居住分散、高原地理海拔较高等的不利因素下,只有加强锻炼,学习技能,加快对青海湖环湖地区应急救援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才会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通过应急培训想让更多的人掌握科学自救、互救技能,在突发灾难中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