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专题
【我和我的祖国】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9-01-30 18:49:19
编辑: 潘定措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祖国生日的那一天,当鲜红的太阳把第一缕阳光洒向青海湖畔的金银滩大草原时,我一定会双手捧起神圣的哈达和高山雪莲说出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句话:“道贺伟大的祖国七十寿辰安康!”我还会自唱自吟《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最衷心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

       小时侯,我不懂得“祖国”一词,是父亲告诉我:“祖国就是家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我们全中国人民和谐温暖的家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课本里,在电影里渐渐了解到: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有祖国童年的灵性;布满烽火的城墙之上,有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道德经》《诗经》的文字里,有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国;我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从我们青海高原出发的黄河、长江、澜沧江;有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乃至西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上最高最长的人工城墙,它像巨龙横穿在祖国的大地上连绵起伏,固守家园;古雅朴拙的青花瓷器彰显了华夏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范,昭示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兵马俑的坑道里,能感悟出历史弥坚的远古辉煌……所以说,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和后人都很了不起,从文化、医学、天文地理、四大发明、文学科技……方方面面,使岁月承载了历史的脚步,让山川河流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特别是在近代史中,为了祖国的独立自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挺身而出,在国衰民弱的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以救国救民的情怀,在国破家亡的土地上,支撑起了民族的血肉与骨骼,引领无数英雄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众志成城,使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雷电风雨中神奇地站立起来!……高唱凯歌推翻三座大山,埋葬了蒋家王朝。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主席的这个如春雷般撼动寰宇的声音,让五千年的中华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让世纪钟声开启了新的纪元,中国革命和建设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伟人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举国上下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唱着《春天的故事》,走进了新时代,十亿多人口一步一步走向了富裕;接着习主席代表国家倡议“一带一路”,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古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被高铁的汽笛声所代替,和谐社会里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伟大祖国与时俱进,实现了强国富民的心愿。

       我是一个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的五零后,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生活居住在黄河与长江源头的金银滩大草原。我时刻牢记着是党培养了我,是祖国给了我智慧与知识的能量。我幸福地在家乡的乡村、牧区、城镇默默地教书育人三十余载,期间我给孩子们无数次地讲述过伟大祖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沧桑史。涛涛长江水是祖国的脉搏,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滚滚黄河水是祖国的血液,沸腾着、奔涌着,无力不摧,昂首向前!为了讲好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的伟大,我的教案几乎成了一部自编的“史话”,我的话语多得可以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我的祖国!”我也能从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眸子里获得,每一颗跳动的童心都是那么地热爱自己的祖国!

       还有在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清楚地懂得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曾经给孩子们教唱过《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是把祖国比作母亲,把一个简单而朴素的概念,提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最使我和孩子们心潮澎湃的是《义勇军进行曲》,那雄浑激昂的节拍是无愧于时代的心声,在每周升国旗时,师生们一起唱着这首歌,不约而同地站直身体,深情地仰望冉冉升起的国旗,孩子们总会把那小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因为他们懂得:这面旗帜是千千万万英雄豪杰英勇无畏的精神,她撑起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也是无数英烈用鲜血染成的……;哦,不曾忘记我带着学生观看过《祖国啊母亲》的电影,观后感是共同的一个声音——祖国是各族人民的母亲。在训练一篇歌颂祖国的作文时,我得花大量时间去给学生讲述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故事,查阅资料、欣赏图片……我经常告诫学生: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看到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在心里要有这样一条信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祖国就是妈妈,国家重于小家,长大后要用双手和智慧把她建设的更加强大、美丽!

       祖国在我心中山美、水美、自然风光美、民族文化更美。退休后的我,时不时去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走看看,一山一水一梦间啊!名山、大川、田畴、草原、沧海,大美中国处处是人间仙境!

       我欣赏了十大古都的古风古貌古韵,领略了东南西北的山川河流及自然风光,目睹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饮食、服饰文化;并且坐高铁、动车,乘飞机浏览了新时代高速发展的祖国新面貌。尤其是从飞机上俯视黄土高坡起伏的山脊,觉得犹如栩栩如生的千万条腾飞的巨龙;去华北、华东观赏了山川的崇高巍峨,群峰的叠翠,平原的开阔,感觉到长河扬鞭的祖国,蒸蒸日上;去南国阅读了西双版纳的烟雨苍茫,琼州湾的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国泰民安;从黄河与长江的源头出发,漂流而下,车游河西走廊,看过壶口,船游渤海,去嘉陵江边作客,路过天府,登南太行、北游吕梁,泰山、嵩山、峨眉山、华山,我感叹山的雄奇巍峨,水的柔情,祖国的富饶与辽阔……曾两次奔赴北京看天安门前升国旗;两次飞往云贵川、南京、合肥、浦东、黄浦江边,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在饱览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和超越的路上,我一遍遍低吟着响彻中华大地五十多年的《歌唱祖国》,陶醉其中!感慨万千……

       在近十几年里,我享受了祖国怀抱里的温暖,欣然接受了地方政府的聘请,把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倾注到了祖国的语言文字当中,参与和编写《海晏蒙族祖旗志》,主编了《海晏托茂公旗的历史踪影》,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出发,到《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从青藏高原的茶马互市着手,翻阅到了《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毫不犹豫地走了进祖先们的历史。主编《地方志》,让我感受到了青藏高原上脉动的金银滩草原,各行各业在发展中迈着前进的步伐;采访原二二一厂的那些高级工程师们,懂得了为祖国做奉献的光荣和自豪。参与编写《海晏民间故事》《海晏导游词》,进一步了解了本地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流、人文景观,融及景物、感叹人事,哲理于现实为一体的文字把我带入了伟大祖国的高原,解放以来如画的山水、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文化中;参与《本地模范人物》《本地非遗》的撰写,让我更加感慨昆仑文化的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感叹雄浑苍凉的民间文化,人物情怀中的“草原文化文脉,今朝传承意义,”是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我付出的这点绵薄之力,本来不足挂齿,但我还是想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部分花絮汇聚成一朵小小的“娜仁花”,当做一份向祖国汇报的“生日礼物”呈上,以表我此时的心情!

       我爱您,祖国!我在您的怀抱里,您永远在我的心里!

作者简介:严凤兰(曾用名严芬兰),蒙古族。本人出生在河南县蒙旗,成长和工作在金银滩草原,从事海晏小学教育教学三十一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200余篇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及文学网站。作品《希望》1995年在湖北省《汉江文学》杂志举办的文学大赛中获三等奖。2006年起参与本地《民间故事》《导游词》《地方志》的编纂工作,2010——2014年参与主编本地的《海晏蒙古族旗志》,之后主编《海晏托茂公旗的历史踪影》《蒙古族颂词图典》《海晏蒙族活动大营展程》等, 2012年三月散文《话钱》荣获散文选刊全国 “三等奖”。2016年10月作品《蝶恋花·大阅兵》《蝶恋花·中秋》荣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2012年出版个人文集《一洼蓝色的湖水》。2014年《看狗》被选入《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蒙古族卷(套装上册)中。《人民公仆的楷模·乡亲们心中的尕布龙》等多篇纪实散文选入省(内外)级、州级、刚察、门源、海西、《青海日报》、《祁连山报》等书刊杂志中,并多次获奖。2017年出版个人文集《一片蓝色的天空》,2019年待出版个人文集《一条蓝色的哈达》。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德都蒙古“伊喜巴拉珠尔”学会会员。海北州、海晏县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