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图片
【共和国同龄人】杜彦德:与祖国一路同行,我很自豪!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9-01-25 17:47:12
编辑: 潘定措

       1949年—2019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他们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今天,让我们走近门源县一位共和国的同龄人,听他讲述70年的生活变化。

       

       杜彦德出生于门源县浩门镇的一个贫困家庭。那时候实行合作化、人民公社,为了生计也为了响应政策,全家人收拾起简单的行囊,举家迁往北山乡北山根村借宿在一户吴姓人家。杜老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在他1至6岁的童年时光里,没有裤子、鞋子穿是常事。“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其他孩子的境遇和我差不多。”他回忆道。

       

       1956年,当时已经8岁的杜彦德才进入了学堂,开启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他依稀记得:“当时所谓的学校也就是三间土坯房,桌凳是土块和泥巴砌成的,黑板是用锅灰染的一块木板。学校只有三位老师却带了六个班,而且都是复式班。一般情况下老师教会了高年级的学生,再由高年级的学生去教那些刚入学的新生。”

       1958年至1961年,那三年是杜老那一代人最难忘的时光,也正是那段无法忘怀的峥嵘岁月,给他们那一代人留下了最为深刻的记忆。三年国内自然灾害加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人们的生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每天只有三顿面糊糊充饥,和他同龄的几个孩子都因饥饿患上了疾病,加上没钱看病都早早夭折了。说到这段过往,杜老的眼眶里早已浸满了泪水:“当时县里只有一家医院,老百姓那真叫一个苦呀!没钱看病,得病就硬生生地死扛,实在扛不住了,也只能把命运交给现实。”

       1968年,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告别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由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当年只有18岁的杜彦德就是其中之一。
 

       “白天,我们同耕一片地,同挖一条沟;晚上同吃一盆菜,同舀一锅粥。”杜老感慨地说:“那段岁月,我至今难以忘怀,知青的经历磨练了意志、加速了成长,更以一种无法替代的方式,奠定了我们那一代人心智和意志的成熟。

      1975年,杜彦德怀揣着当时在本乡算得上最高学历的初中毕业证,成了北山完小的一名民办教师。拿到第一月的工资后,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妻子,因为他深知亏欠妻子的实在太多,所以不惜花“大价钱”给妻子置办了一套当时最流行的绿色涤卡上衣和凡尔丁裤子。自从有了那点微薄的固定收入,他的家境有所改观。他的父亲患有胃病已有不少年头了,以前没钱治病,每每看见父亲胃病复发时痛苦呻吟的样子,他的内心就如刀绞一般。“当我正成了一名‘公家’后,买点胃药缓解父亲的胃病已经不太难了,我们终于看到了生活好转的希望。”回忆起过往的生活,杜老脸上露出了笑容。

  

       “1978年,经过激励的岗位竞争我转正成了一名公办教师。最大的不同是,我每个月能领到60元的工资,而且也分到了国家定额的28斤粮,家里人终于可以吃上一顿白面饭。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我所在学校校舍从原来的土坯房变成了瓦房,木头桌凳代替了泥土台,虽说这些桌凳是县城学校淘汰下来的,但师生们依然很高兴。教师编制由原来的3名扩充到了5名,学生数量首次过百,再也看不见光着脚来上课的学生了。”杜老回忆道。

       

       几十年后的今天,学生们在完善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优质的教育,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从教学设施到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黑板粉笔到幻灯片、互联网,再到实物投影仪……教育事业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

       “与祖国一路同行,我很自豪!”谈到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杜老深有感触:70年来,祖国教育事业大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职业。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刚留校时的月工资是六十元,80年代近百元,90年代近千元,时至今日,工资比以前翻了好多倍。”杜老说:“几十年里,教师的待遇不断提升,我印象最深的是住房方面的变迁。1984年打了庄廓、盖了房,屋内有了当时最流行的大衣柜、中衣柜和高低柜等家具。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追寻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小孩上学方便,我们从农村又举家迁回县城,购置了六间大瓦房。2017年,搬出了庄廓房,买了125平方米的跃层式商品房,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几十年间,海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用杜老的话说,是靠天靠地更靠自己。靠天,那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精神;靠地,那是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靠自己,那是整整一代人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胆识气魄。言语间,西北汉子那种不服输、敢想敢干的劲头是如此让人动容。

       正像杜彦德一样,祖国各地、大江南北还有着千千万万个他,他们下乡插队、返城务工,他们自主创业、下海经商,众多的共和国同龄人见证了那段珍贵的历史。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