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专题
【脱贫攻坚】贫困户到个体户,致富有盼头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8-12-05 16:08:55
编辑: 潘定措

    清晨五时,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环仓休麻村的贫困户达杰加骑上摩托车,载着妻子才让卓玛,往镇上自家馍馍铺赶去。两年前,放下牧鞭的达杰加,成了众多个体户中的一员。

     在哈尔盖镇政府往西的方向,有一条小巷子,达杰加的馍馍铺就坐落在这条巷子里。推开馍馍铺的房门,放置馍馍的柜子、压面机、烤箱等物件一应俱全,绕过陈列柜,往里走,一间不大的房间被隔开,一间摆了一张案板,达杰加做馍馍揉面到成形,都在这个案板上完成,里屋内放了一张床和架着的火炉。

    才让卓玛生起炉子里的火,不一会儿屋子里暖了起来,通红的炉面,映得才让卓玛和达杰加的脸庞微红,和好面的夫妻俩开始烤馍。

    馍馍铺的由来,还要从精准扶贫说起。2015年,青海大地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家中有60岁的岳母,两个上中学的孩子,收入来源仅靠二十多只羊和六头牛来维持,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元的达杰加家,被村里确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除了放牧,达杰加也会在县城和镇上打点零工,干的活多了,达杰加也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当个老板,可这也只是想想而已,他从没跟家里人说过。刚开始被评为贫困户,扶贫的干部们来了,讲国家政策,鼓励达杰加脱贫,问他有什么致富的意愿时,达杰加陷入了迷茫,自己想当个老板,但是具体干什么,还真没想过。

     “啥手艺也不会,只会放牧,再说也没钱,当个啥的老板哩!”听了达杰加的话,才让卓玛笑着说道,但是驻村工作队的成员旦木真昂杰,却将达杰加的话放在了心上。

  还没等达杰加想好要干啥,自家可以搬到新房的喜讯,让一家人都兴奋起来。环仓休麻村的一部分牧民居住的地方,基础条件较差,通过易地搬迁项目,贫困户自筹一万元,加上国家10万元的补助,可以搬到交通等各方面都比较便利,距离哈尔盖镇政府17公里的地方。

  2016年9月底,达杰加一家住进了新房,这时候旦木真昂杰再次找上了达杰加,询问他产业到户资金的用途。

  2016年,贫困户每人有6400元的产业到户发展资金,村里一部分人,已经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购买了母羊,准备养牛羊。是买羊回来发展养殖业,还是自己做点小买卖?拿着3.8万元的钱,达杰加不禁陷入了沉思。

 

    近几年,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很多人都搬到了县城和镇上居住,所有的吃食也习惯了上街去买,其中卖的好的还要数馍馍。“要不开个馍馍铺,反正也容易上手。”有了这样的想法,和才让卓玛商量了一番后,达杰加找到了扶贫工作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大家伙觉得此法可行。

 

  找好了租金低的铺面,然后工作队成员和达杰加,一起下西宁花了两天的时间,购置了一套开馍馍铺需要的设备,2016年年底,达杰加和才让卓玛的馍馍铺开张了。

 
 

  除了烤制传统的藏式馍馍,还有日常食用的面条,达杰加两口子,还学会了麻花的制作方法,一块钱一个的麻花,来买的人还真不少,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200多个麻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6年底,达杰加家如期脱贫。馍馍铺一天能卖个三百到四百多元,每天有进账,口袋里的钱多了,这是达杰加最直观的感受,去年一年馍馍铺收入了六万多元,看着每天不少的进项,达杰加心里越来越踏实。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