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周年】高原小乡村成了民众"幸福源"
来源: 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 2018-11-21 17:42:07
编辑: 潘定措

       在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大庄村,记者见到了花甲老人刘芝和,他家有着门禁设备,宽敞明亮的院落,似白玉质地的栏杆扶手,130平方米的房屋……很难看出这是西北农村的庄院。

       67岁的刘芝和精神矍铄:“之前一直住的是自家盖的土木结构房屋,之后由于地震损毁,在村两委和镇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全新的砖瓦房,家里的条件一下子有了改善。”

       2016年1月,门源县遭遇6.4级地震,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不少房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刘芝和家就是其中之一。

       在刘芝和眼中,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对整个大庄村村容村貌的提升才是最令人欣喜的。“以前村里都是泥土路,下雨就是一脚泥,出个门都困难,也没有路灯照明,天一黑,村民就只能摸黑走路。现在小汽车可以在村里宽敞的硬化路上行驶,明亮的路灯让村民们可以不再摸黑回家了。”刘芝和说。 

       近年来,门源县集中多元力量助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对口支援帮扶、动员民营企业家捐资助建等方式,使曾经遭受创伤的小乡村也有了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太阳能路灯,使民众的乡村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在门源县东川镇尕牧龙下村村委办公地点旁,有一座幸福大院。68岁的刘存德和老伴站立在幸福大院门前,脸上不时地流露出幸福、朴实的微笑。

       走进幸福大院,靠近大门的一侧张贴着幸福大院住户的名单以及他们住进幸福大院的缘由。而在刘存德的情况介绍当中写着丧偶。见此状,刘存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原配老伴去世已经很久了,现在的老伴是住到大院里以后找的,我们两个可以相互照顾,做个伴儿。”两间房,基本的家电和一些家具、生活用品,就是刘存德幸福大院家中的全部摆设。“家里的电视、家具,大部分东西都是镇政府给我配备的。”刘存德说。


       1980年,刘存德在自己的庄廓地上盖起了房子,本想着能够与原配老伴度过一生,谁知老伴的一场病,彻底压垮了这个温暖的小家庭。“原配老伴大量用药、看病的费用不仅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债务。”刘存德介绍,从1980年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翻修过自己盖的那间土坯房。 

       为了使农村年老力衰、无子女照顾、身患残疾的老人和特困群众无房养老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4年,门源县东川镇,投资49万元,在尕牧龙下村新建了占地460平方米的幸福大院1处。共安置10户特困户,其中安置身患残疾特困户3户、孤寡老人7户。同时,为每户安置人员统一配备了日常生活用品,从根本上解决了特困户的住房和生活问题,圆了他们的"安居梦",提高了特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刘存德就是10户特困户其中的一个。说起自己在幸福大院的生活,刘存德说,住在这里不仅大家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彼此之间也可以聊聊天,而且住的房子也宽敞明亮,除了水电费用需要自己负责外,其余的费用都不用管,住在这确实觉着挺幸福的。

       东川镇副镇长孔庆东告诉记者:“东川镇将在全镇所辖乡村推广幸福大院模式,争取每一个村都建立一个幸福大院,以解决乡村贫困家庭的住房及养老问题。”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