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
【青海日报】海北:走出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7-11-20 16:00:36
编辑: 樊明

   “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西海镇、曾拨动过王洛宾心弦的金银滩、开遍浩门河畔的油菜花海、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的源头八一冰川、见证生命奇迹的湟鱼洄游……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5月确定创建全省首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州、11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以来,海北州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建设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以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目的地为重点,以“红色、绿色、特色”旅游发展为抓手,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加大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助推旅游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引领海北旅游业从传统的“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逐渐构建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创新发展见成效,今年1-10月,海北州共接待游客832.56万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31%。

  全域融合,释放发展活力

  “全域旅游”本质上是“融合旅游”。在海北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有关全域旅游的概念中,部署实施了七个“转变”。而这“转变”的过程就是融合的过程。比如,其中的“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促使各相关方自身打破束缚,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高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发展融合业态,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成为满足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典范。

  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与县城遥遥相望,“河清牧场”就坐落在这里,牧场主韩丽君正带领员工收拾客房,她的丈夫马诚则在查看被认领小奶牛的生长情况,他要及时将这些小奶牛的情况汇报给它的“主人”。“去年7月开张以来,收入一直非常不错。”马诚笑得很满足。

  河清牧场,原本是坐落在哈勒景草原上的一家现代化奶牛(肉牛)养殖场,但是去年夏季,“河清牧场”顺应全域旅游发展潮流,依托海晏县当地旅游资源,摇身一变成了集餐饮、牧家体验、奶牛认养、网络销售为一体的旅游+电商的新市场主体,同时带动了不少周边传统放牧家庭增收和转型。

  河清牧场从畜牧业龙头企业到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胆尝试,是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这不仅为海晏县传统产业发展打开了新路子,也使海北州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给青海人带来了不少发展机遇。海晏县连续十六年主动参与环湖赛,这十六年来,以文化体育产业助推朝阳产业旅游业发展,逐渐成为海晏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心,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定有力。

  在海晏县众多旅游发展的文化体育品牌中,达玉部落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单纯的骑行驿站,到建成亚洲最大的骑行服务基地,达玉部落两轮飞旋的自行车,成了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点。如今,在海晏县17家自行车租赁俱乐部相继成立,共拥有自行车8500余辆,投资已达近亿元,自行车相关服务业也快速增长。

  全域推进,构建“海北特色”旅游体系

  立足资源优势,海北州将打造“两条全域旅游景观廊道”、“四个全域旅游示范景区”的全域旅游精品,全面启动了金银滩-原子城景区、祁连风光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刚察海滨藏城核心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

  在持续推进祁连冰沟自驾车房车营地、祁连阿咪东索、海晏县游客服务中心等续建项目的基础上,按照全州旅游资源分布特色和产品线路需求,海北州全面实施金银滩-原子城游客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深度开发、祁连八宝风景区等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

  通过加强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海北州旅游产品,优化了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布局,逐步构建南北两线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旅游产品体系。

  翻过达板山,穿过浩门河,沿着八宝河畔继续前行,越过一望无际的阿柔草原,远远望见一片片松林,这时,一座被群山怀抱的小镇出现在眼前,祥和而宁静,这里就是天境祁连。

  从单一的靠景区收入,到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创新旅游业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打造一步一景县域大景区,直至“天境祁连”草原全域旅游新模式的推进,祁连县在全域旅游中实现华丽转身。

  每到夏季夜晚,领略了卓尔山丹霞地貌、黑河大峡谷、八一冰川等名胜风光后的游客,在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酒店小憩后,大家会来到美食街品尝烤羊肉、酿皮等当地美食,不少饭馆里里外外都坐满了游客。

  来自云南的游客刘宏宇正和爱人一起,在最繁华的东方瑞士印象街,选购藏绣、美玉、藏式服装等旅游纪念品,等选购完纪念品他们还想去和当地群众一起跳锅庄舞。跳锅庄舞的活动结束后,刘宏宇满头大汗,他兴奋地说:“祁连真是个好地方,不仅风景美这里的人也很热情。”

  为了让当地群众都能融入到全域旅游的创建中,祁连县每年都会举办玉器加工、厨师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培养出了大批文化旅游服务人才,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也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连续举办的清真美食文化节,让当地美食得到了有效推广,爱上祁连美食的人越来越多,祁连县餐饮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祁连县还投资8000万元修建民族文化影视展演中心,以突出地域特色文化为主,投资1000万元创编大型民族歌舞剧《天境祁连》成功开演,天境影院上映2D、3D电影,催生了演艺经济的同时,让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推动祁连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域发展,助推小康步伐更有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7部委《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综合考虑海北州旅游资源分布及各景点开发效益,从“是否为贫困村、是否具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方面进行筛选,海北州确定旅游扶贫重点村,积极争取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推动乡村旅游及扶贫富民工程顺利开展。

  2016年,争取落实5个扶贫村旅游专项扶贫资金1620万元,将景区开发与精确扶贫项目捆绑开发、农牧后续受益为出发点,积极撬动社会资金,实施了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麻当村鱼儿山景区旅游扶贫开发项目、浩门镇煤窑沟村照壁山景区扶贫开发项目、祁连县八宝镇黄藏寺村乡村旅游宾馆扶贫项目、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315国道旅游综合服务区项目及刚察县年乃索麻村乡村旅游宾馆扶贫项目。协调、联合扶贫部门整合扶贫资金,投资509.16万元建设麻拉河村旅游生态宾馆扶贫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2017年,全村贫困户年人均分红625元,通过引导带动,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为海北州乡村旅游大发展奠定基础。

  自兰新高铁开通以来,门源县全域旅游发展更是进入了“高铁时代”,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到户产业发展、雨露计划等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门源县1.1万余名贫困人口踏上了脱贫致富的高速路。

  全州齐行动,多方齐参与,属于海北州群众的全域旅游时代已到来。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