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州情 | 文化 | 图片 | 视频 | 旅游
  现在的位置: 海北新闻网
海北州交通运输局以抓好六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来源: 海北州政府网
发布时间: 2017-09-01 11:17:15
编辑: 樊明

    为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海北州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做好六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一、筑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州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政治站位以及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习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总体要求和推动“四个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按照生态保护的相关法规要求,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建立了海北州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了工作职责,将生态保护工作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面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工作。

    二、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合理规划设计。在项目规划中贯彻生态保护理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保护政策,对涉及保护区的项目,结合实际,及时进行调整,设计选线中合理选用技术指标,严格落实集约、节约用地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尽量做到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努力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同时坚持可建可不建的坚决不建,非建不可的,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第一的理念,按原有线路整修,不开辟新线,不拓展路面,不破坏生态环境。在施工中坚持做到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料场,不乱建乱搭,不乱开乱采,不乱堆乱放,做好料场、项目驻地的治理恢复工作,确保生态环境不受任何影响。二是总结经验做法。在通村油路建设中,为消除以往建设施工中布局散、场地乱,取料、堆料不规范、运输便道多,临时占地大的粗放式施工管理对环保的影响,按照《海北州通村油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实行“统一料场供应、统一集中拌和、统一罐车运输、统一施工工艺、统一环保整修”的“五统一”管理方法。全面推行以施工单位为实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体,驻地监理办现场监督控制,项目办、总监办督查指导管理,落实州局、四县局以及建设单位领导协调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5个100%(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的控尘措施。三是加大配套产业的培育。通过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带动,全州四县均已建立了水泥混凝土商混站和道路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另有改性沥青厂1个,与道路建设相配套的产业日益完善,农村公路建设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工厂化,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生态环保工作。四是强化环保养护设备的投入。为全面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路面养护而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我们补充和更新了各县的养护机械设备,养护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增强了农村公路养护环保工作进程。

    三、扎实开展环境整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充分考虑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对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学习借鉴干线公路施工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的办法措施,结合路域环境整治活动,探索开展了施工与环保、安全、检测、资料的“四个同步”,对部分公路沿线逐步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以及料场的复垦整理,并严禁随处采砂取料、现场倾倒废弃土石方和燃料、油、化学品以及生活垃圾等,构建形成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相辅相成的发展体系。将小东索公路、沙珠玉公路等重点农村公路做为生态保护与绿化的示范路,落实生态治理资金682万元,进行边坡植草和路域环境整治,推进公路绿化,改善路容路貌,降低因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全面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实现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健康协调发展。

    四、强化料场恢复的排查整治工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原则,及时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公路项目建设的红线,贯彻“安全、环保、节约”的新型交通建设理念,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注重原生植被保护,严禁随意设置取料场、弃渣场;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红线范围内,禁止大挖大填、随意取料弃渣;所有项目施工料场场地经国土部门协调划分,并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缴纳复垦费,工程完工后积极对料坑进行复垦回填,并请国土部门验收,项目环保及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明确参建各方责任,配备专(兼)职环保员,确保各项环保措施有效落实,实现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为全面做好农村公路生态环保督察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面深入自查,对环保不达标的沥青临时拌和站进行了拆除,对沿线料场及时进行复垦处理,对沿线路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确保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齐头并进。

    五、提升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在公路建设中不断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来达到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2016年,与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学院、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三方合作,共同在海晏县城至哈勒景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中进行了ATP沥青温拌剂应用的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在沥青砼混合料中掺配ATP沥青温拌剂,降低拌合温度和摊铺、碾压温度,减少燃料费用,降低摊铺作业过程中的烟气挥发,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的排放,减轻了大气污染,节省了能源。它的应用推广将有效的改善施工对大气环境的污染。2017年安排州、县公路养护部门对9条16.4公里农村公路投入资金52万元进行了公路植树绿化示范路建设,全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六、优化运输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运输领域的应用,加大道路运输车辆结构调整,对新增加或更新的客运车辆,要求优先购置新能源车辆,全州新增新能源电瓶车14辆,油改汽车辆331辆。从对汽车维修企业污染防治,加快营运“黄标车”淘汰,强化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处理能力,实施运营车辆结构调整,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及其配套设施,落实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分析制度等方面入手,对机动车维修过程产生的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废漆渣、废有机溶剂、废机油桶、废油漆桶等危险废物,严格要求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了收集、贮存、处置和利用;对排查出的68辆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货运“黄标车”,不予办理相关业务,督促退出道路运输市场,加快了“黄标车”的淘汰工作。加大对危险品货物运输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了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预案。2013年开始对运输轻质燃油车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和安全截止阀的安装进行了专项整治,目前全州109辆危货运输车辆现已全部按要求安装完成,有效推动了车辆运行节能减排,促进了道路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